红楼火锅

徐正毅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母亲节前夕雨势未歇,我们选择植物园旁的一家沙茶火锅店围炉,以免和别家与母亲快乐共餐的人挤在市区热闹的餐厅里。

在台湾,沙茶火锅据说源于西门町红楼戏院旁的一位汕头师傅。因为沙茶酱风味绝佳,生意兴隆,以致相邻的一排低矮店家纷纷开设火锅店,吸引不少客人光顾。历经四、五十年的岁月流逝,红楼戏院早已歇业,各种气氛、各种口味的火锅店林立各地。然而还是有不少忠实的顾客,怀着思念古早滋味的心情,前来品尝。

吃火锅最好选择寒冬的雨天。楼下满座时,登上低矮的二楼,临窗而坐。在此忙碌几十年的老伙计,亲切地招呼,和我如亲人般地谈天说地。火锅中的肉片、鱼丸在汤中滚动,我一边品尝,一边欣赏红楼戏院前民间剧团卖力的演出。漆黑的巷弄行人匆匆而过,欣赏他们苦练的身段和唱腔的,似乎只有在二楼窗前的我。

如今红楼戏院旁的火锅店都已拆除,有的店家因后继无人而歇业,有的迁至东区,转角这家则搬到植物园旁继续营业。

登上火锅店新址的二楼,那年老的伙计殷勤招待如昔。和家人倚窗而坐,共渡母亲节。肉片、鱼丸在汤中翻滚依旧,沙茶风味依然,窗外却是飞驰于笔直道路呼啸而过的车阵,似乎少了那种红楼在侧的气氛。酝酿新的感觉,是我一面品尝火锅,一面自我期盼的开始。

(台湾大纪元时报)(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仁爱医院四周的围墙拆掉了,换成美丽的花圃和人行步道,步道旁栽种着一排木棉树。每天清晨经过这儿,看着这些新栽的树,从光秃秃的枯枝逐渐长出绿芽,然后形成一排绿荫。

  • 仁爱医院四周的围墙拆掉了,换成美丽的花圃和人行步道,步道旁栽种着一排木棉树。 徐正毅
  • 上周六参加学生生涯规划座谈会后,顺道在新庄老街走一走。
  • 隔壁巷子的一栋大楼正在重建。每天清晨路过时,看着这栋老旧的建筑将一步步地以全新面貌重现,虽然老屋不属于我,也为它的新生感到高兴。
  • 清晨,在这住宅区的巷弄,有两个熟悉人物,让我尚能捕捉几乎消逝的古早台北影子。
  • 彭小妍博士是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员,与她相识是缘于大学同学前中研院数学所所长黄启瑞的介绍。
  • 公元1872年马偕博士来台传教,时年28岁,当时台湾十分落后。
  • 创业之初,经济拮据,在有限的预算下,只有节衣缩食。住家附近公园有一些食摊聚落,我们常去光顾。
  • 上周四收到《大纪元时报》,其中专栏介绍釉里红,就期待去一趟台中参观,周六中午下班后,就搭车南下。
  • 表哥是姑姑的长子,孩提时候,我们甚少来往,彼此并不熟悉。一直到我自行创业,因为公司在表哥经营的布行附近,互相走动,彼此才逐渐亲近起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