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同:视力与偏见

李家同
font print 人气: 312
【字号】    
   标签: tags:

我看不出人是白人,还是黑人。对我来讲,我只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在从纽约到波士顿的火车上,我发现我隔壁座的老先生是位盲人。

我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是位盲人,因此我和盲人谈起话来,一点困难也没有,我还弄了一杯热腾腾的咖啡给他喝。

当时正值洛山矶种族暴动的时期,我们的谈话因此就谈到了种族偏见的问题。

老先生告诉我,他是美国南方人,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佣人是黑人,他在南方时从未和黑人一起吃过饭,也从未和黑人上过学,到了北方念书,他有次被班上同学指定办一次野餐会,他居然在请帖上注明“我们保留拒绝任何人的权利”。在南方这句话就是“我们不欢迎黑人”的意思,当时举班哗然,他还被系主任抓去骂了一顿。

他说有时碰到黑人店员,付钱的时候,总将钱放在柜台上,让黑人拿去,而不肯和他的手有任何接触。

我笑着问他:“那你当然不会和黑人结婚了!”

他大笑起来:“我不和他们来往,如何会和黑人结婚?说实话,我当时认为任何白人和黑人结婚都会使父母蒙辱。”

可是,他在波士顿念研究所的时候,发生了车祸。虽然大难不死,可是眼晴完全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他进入一家盲人重建院,在那里学习如何用点字技巧,如何靠手杖走路等等。慢慢地也终于能够独立生活了。

他说:“可是我最苦恼的是,我弄不清楚对方是不是黑人。我向我的心理辅导员谈我的问题,他也尽量开导我,我非常信赖他什么都告诉他,将他看成自己的良师益友。

有一天,那位辅导员告诉我,他本人就是位黑人。从此以后,我的偏见就慢慢完全消失了,我看不出人是白人,还是黑人。对我来讲,我只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至于肤色,对我已绝对地无意义了。”

车子快到波士顿,老先生说:“我失去了视力,也失去了偏见,多么幸福的事!”

在月台上,老先生的太太已在等他,两人亲切地拥抱。我赫然发现他太太是一位满头银发的黑人,当时吃了一惊。

我这才发现,我视力良好,因此我偏见犹在,多么不幸的事!@(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他的工作日志上写得一清二楚。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行善或行恶,都是人自己的事,你如立志做好人,就可以成为好人,你如冷酷无情,实在不该怪别人。
  • 那些可爱的瓷娃娃到那里去了?我不敢问,因为答案一定是很尴尬的。
  • 在英文,“约翰陶士”代表无名氏的意思,至于他的住址和电话,他一概都不填,我们问他,他就是不肯回答。
  • 莎士比亚书店
    那些年,我们没钱买书,都是从莎士比亚书店的租书图书馆借书看的。那是希微亚.毕奇在欧德翁街(rue de l’Odéon)十二号开的一家书店兼图书馆。在一条寒风凛冽的街道上,有那么一个温暖、愉悦的所在,冬天还有一个大壁炉,桌上、书架上,满坑满谷的书,橱窗里则陈列新书,墙上挂着名作家的照片,有些已过世,有些还健在。照片都像是随手拍的快照,即使是已过世的,看起来也觉得他们曾认真活过。
  • 老村长告诉我,她的婆婆是一个非常善良的长辈,在以前大家忙着在外工作时,伐伊不但是收自家的衣服,也会收全部落的衣服,并且还放到雨水滴不到的地方……
  • 读国小时,每天穿“皮鞋”沿牛车路到学校,牛车路蜿蜒而行,走到一半,若穿过两百多公尺的田埂,可以减少一公里左右的行程,虽然农田主人好心的将田埂做得较平常的田埂大三倍。
  • 每个星期一是成衣市场的固定批发日,来自各地的小贩带着超级大袋子,穿梭在各家商店中,比较衣服品质的好、坏,价钱也在你来我往的喊价中降至合宜价位。
  • 漫漫人生,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坠落时,能有人在下面接住。然而,开始学习去接住他人,才是成为一个大人的必经历程。
  • 做为一个大人,应该以我之名,为自己做决定;承担责任;享受生而为人的快乐;与久违的自己重逢,感谢自己受过的伤、流过的泪、坚持的梦想……
  • 我不是美食者,祇要合情趣的都吃,近在厝边,远处也有些常常思念的饮食料理的朋友,所以,两肩担一口,台北通街走。但每次出门访问,就多一次感慨,过去的古早味越来越少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