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登辉会恩师 两人眼眶红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李欣芳╱台北报导〕阔别一甲子,八十三岁的李登辉前总统终于与京都大学高龄九十八岁恩师柏祐贤相见,二人见面时兴奋地相互拥抱,互相嘘寒问暖,彼此眼眶均已泛红。

三十一日上午在大雪纷飞之中,李登辉偕夫人曾文惠在京都哲学之道附近的柏祐贤住宅会见恩师,二人感触特别深。师生两人在相见的瞬间一度无言以对,柏祐贤对李登辉这位弟子说,“为了要见你一面,从年轻等到老”。

卧病在床的柏祐贤,昨天特别起身坐了一个钟头,一看到昔日学生李登辉来访,二人不约而同以日语说:“好久不见”。

这次李登辉偕夫人、媳妇、孙女,祖孙三代同时造访恩师,也让柏祐贤更感到高兴,因此也要他的儿子柏久夫妻两人与两个孙子一起作陪,成为“师生祖孙三代大会合”。

李登辉关心柏祐贤身体状况,柏祐贤则询问李登辉的近况,还一一介绍家人给李登辉伉俪认识;对于柏祐贤的关切,李登辉说,自从立委选举过后,他还没打过高尔夫球。

据透露,李登辉说,当年他就读京都大学农业经济系,教过他的老师不少,还一一念出老师们的名字,但柏祐贤说,“他们都不在人间了,只有我还活着。”

这项“老老师与老学生”的历史性会面,原本预定半小时,后来又延了三十分钟。柏祐贤强调,李登辉很难得来日本一趟,盼有机会再来玩,李登辉点头允诺,但眼泪差点就夺眶而出。据在场作陪的京都大学校友会会长、台裔医师大田一博(汉名王辉生)说,看到这二位老先生感人的会面,负责全程录影的他不自觉眼泪都掉了下来。

会面结束后,李登辉走出屋外要离去时,外面下着大雪,应媒体要求,柏祐贤出面让媒体拍照,李登辉一度担心恩师受寒,还向王辉生说,不宜让恩师出来。

李登辉并赠送恩师乌鱼子、茶叶礼盒及茶杯,柏祐贤则将他的二十九本著作,全都送给李登辉。与柏祐贤告别后,李登辉还不时向相关人员垂询这二十九本书放在哪里、要看好,他相当重视恩师送给他的这项礼物。

柏祐贤在记者的面前不断的夸奖李登辉“以前很高大的男子汉”。柏祐贤在李登辉离去时对记者说,“六十年没有见面,实在太高兴了,先生与弟子的感情,哪怕只是一场演讲的关系,师生就是师生,一百年也不会改变”,最后他还是说,“李登辉是天下无双的男子汉”。

大田一博表示,柏祐贤是京都大学在二○○一年欢迎李登辉来日访问署名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他常常提到一定要在生前再见李登辉一面。由于年事已高,这次李登辉获日本政府签证来日本,柏祐贤觉得此次是战后六十年来的首次见面,说不定也是最后一次的见面,因此在李登辉来日本之前,寄予很大的期待。

**李登辉京都回忆╱京大读没半年 就被征召入伍

〔自由时报记者李欣芳╱台北报导〕即将出版李登辉相关历史访谈图文的国史馆指出,李登辉是在一九四三年考上京大,就读农学部农业经济系一年级,上课时间不到半年,即因太平洋战争因素,和一些台湾留学生被日本殖民政府征召入伍。

李登辉前总统昨天预定返回日本京都大学母校校园参观受阻,在校门外眼观校园,直言京大变得与以往不同。

国史馆指出,日本政府在二次大战前实施“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政策,以致台湾的问题多围绕在农业方面,李登辉来自一个小地主家庭,自幼所见所闻,都是佃农等农村问题,后来他选择专攻农业经济学,除了研究农产品产销的经济问题外,还涉及农民福祉,以及农业政策的政治问题,是一门解决当代问题的学问。

透过数十次与李登辉密集访谈,国史馆除整理李登辉的口述稿外,并汇整相关影像资料,最后检选出一千三百多张照片,汇整成四大册,分别为“家族相簿”、“从政之路”、“国政舵手”、“领航台湾”,将于元月九日上午十时半在公务人力发展中心办新书发表会。

国史馆指出,一九四三年九月,李登辉自台北高等学校毕业后,十月前往京都,考入京大,就读农经系一年级,这张相片(见上图,国史馆提供)是李登辉应父亲的要求拍摄,要送给李家的世交曾家,让曾文惠一睹成年后李登辉的容颜,曾文惠回忆当年看到这张照片的心情说:“(京都)帝国大学的学生都是很优秀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