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橘营版两岸和平协商委员会动见观瞻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方旭台北一日电〉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力推的两岸和平促进法排入立院议程,引发各界关注。虽离完成立法还言之过早,但未来如透过立法,让依立院政党比例成立的两岸和平协商委员会取得法制化基础,将对目前两岸协商机制带来新变化。

选后政局千变万化,亲民党释放政策合作善意后,蓝绿对峙僵局似乎出现化解迹象,也让两岸和平法草案重获蓝绿阵营一定程度的肯定而浮出台面。

其实橘营当初设想,如依政党比例组成两岸协商特别委员会,朝野政党即可共同担负政策背书责任,民进党政府无疑有更广的运作空间;另一方面,只要获得国会多数的支持与背书,就能顺利推动协商谈判,也为过半的泛蓝阵营找出新舞台。

也因此,亲民党版两岸和平促进法不但主张依真调会模式筹组两岸和平协商特别委员会,也阐明委员会成立宗旨在推动九大具体协商目标,首项协商议题就是推动两岸尽速展开签定和平协议。

其余重大议题还包括:推动两岸非军事区;推动签定三通协定;推动成立两岸高峰会议;推动台湾农产登陆,大陆旅客抵台;推动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推动签定大陆台商保障协定;推动签定两岸金融交流与监督管理协议;及推动两岸两席,共同参与非政治性国际组织。

为避免推动两岸协商被戴上“卖台”帽子,法案明订,未来委员会与对岸任何协商结论,均须经立院追认、同意;尤其如能签订两岸和平协定,更须透过台湾公民复决,以落实主权在民。

亲民党立委也评估,如果法案过关,未来立法院在推动两岸交流事务上,将获得重大进展与运作空间,可能取代目前已告冻结的海基、海协谈判管道,产生实际功能。尤其是以朝野政党共组委员会方式展开协商,更具有代表主流民意的指标性意义。

事实上,两岸陷入僵局,协商停滞不前,让台湾人民与工商业界相当忧虑,因此宋楚瑜选前与党籍立委李永萍“台北市”、政策中心主任张显耀等人沟通后,推出立法成立两岸和平协商特别委员会,作为橘营选战主轴;不过因为蓝绿对立情势紧绷,法案惨遭冷冻。

但在选后,亲民党释出和解善意,不但协助党产条例付委,也表达愿在民生议题与公共政策上与绿营合作,民进党团为表善意,也协助橘营的两岸和平法草案排入院会议程,使得法案解冻出现转机。

对此,立法院长王金平指出,相关法案过关后,将让国会推动两岸交流、协商有更大的运作空间,以及法制化背景。张显耀也表示,总统过去所设的两岸跨党派小组或和平发展委员会,都欠缺法源与民意授权基础,唯有橘版法案过关,推动两岸协商才有法律基础。

亲民党立委强调,法案基本精神是根据陈总统“四不一没有”宣誓及两岸九二共识制订,是目前各方都能接受的互动原则,可为两岸突破僵局找到良好基础。

选后政局变化令社会各界目不暇给,但如何跳脱对立僵局,回归政策互动,已成朝野共识,因此两岸和平法草案付委确有一定指标意义。只是法案虽有审议机会,但因牵涉两岸协商机制的变更,法案内容势必成为朝野协商与角力的焦点,能否过关恐怕还有很大的变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