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茂迪目标跻身全球太阳能电池前5大厂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韩婷婷台北十九日电)拥有绿色环保概念的新科股王茂迪,近来气势锐不可当,股价站稳200 元关卡,傲视所有上市上柜公司,成为唯一一档200元个股,在太阳能光电电池领域,茂迪虽然位居台湾龙头,全球排行第9,但领导茂迪太阳能光电事业部的总经理左元淮,期望能带领茂迪跻身全球前5大。

茂迪从默默无名的冷门股窜起成为新科股王,法人预估茂迪今年度每股税后盈余至少在20元以上,甚至有能力挑战25元,一时之间成为所有媒体焦点,一向低调的董事长郑福田依旧保持原有态度,谢绝所有媒体访问,也因此更引发市场的好奇。

茂迪创立于1981年5月1日,以生产数字型电表起家,1988年起,开始转型与投入有关LCR表、通讯传输测试、函数信号产生器、可程式数位电源供应器之研发与制造。自2000年起跨入太阳光电产业,工厂位于台南科学园区。2000年11月开始量产,2001年产出3.5M Wp;2002年产出8M Wp;2003年产出17M Wp;2004年产出约达35M Wp,今年预估产出持续倍数成长。

左元淮在加入茂迪前,曾服务于美国能源部设于科罗拉多州新能源国家实验室,从事太阳能电池的制作与相关技术开发,拥有超过24年的太阳光电工作经验,在此期间曾赴世界各地推广太阳能光电产业。加入茂迪后主掌太阳能光电事业部,短短几年内成为茂迪主要成长动力,营收贡献度逾9成,同时也是茂迪主要金鸡母。

以下是中央社记者专访左元淮博士摘要:

问:茂迪近来股价的亮丽表现,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市场有部分人认为茂迪的崛起似乎很快,其实不然,茂迪在太阳能光电领域已深耕超过5年,我个人从1981年就投入该产业,已有24年的经验,相信24年来的岁月与心血是个不算短的时间,是真正深耕这项产业,不像其他人因看到这项产业的机会才准备跳下来,成果当然会有极大的差距。

未来在整体产业成长的带动下,茂迪将持续扩增产能,并提升平均转换效率,期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前5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厂。

问:茂迪目前在台湾市场可说是遥遥领先,至于全球市场竞争优势如何?

答:公司主要竞争同业均为世界级大厂,包括英国石油大厂BP(British Petroleum) 、荷商石油大厂SHELL、日商的SHARP、keycera、SANYO以及德国的SOLAR WORLD等,茂迪目前在全球市占率排名第9,5 年来的努力,在业界拥有极佳的商誉,至于技术层面,不比任何厂商落后,包括日本、德国大厂在内。

国际电池大厂的制造设备不乏是购买整套式的设备,在机器设备改进以及技术提升部分仍需仰赖设备厂商,茂迪自第一条生线开始,即自行设计研发组装而成,不买全套式设备,自己拥有技术,自己培植自身的技术人员,因此在制程的速度提升以及技术再精进、良率的维持上有较强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成本上的优势。

问:目前太阳能电池原材料的缺货情形严重,是否会影响到出货进度?

答:由于太阳能光电电池市场需求强劲,上游的主要原料多晶硅现在确实呈现缺货状态,但由于现有电池厂的扩建积极,抢先下单的情形普遍,恐怕有重复下单的假性需求,预料短期内缺货情形将会些微舒解。

茂迪在太阳能电池产业已深耕5年,与上游供应商间的长期关系良好,对于原材料的掌握并不担心,基本的50百万瓦产能已备妥。另外,茂迪也开始进行上下游整合,将生产太阳能电池所用的晶圆,以降低材料成本并求自给自足。

问:如何看待太阳能产业未来趋势?

答:由于京都议定书以及环保意识的高涨,太阳能电池未来发展趋势底定,市场预估太阳能电池需求在2004年约有40%成长,2005年有38%成长,2006年仍有35%成长,2007至2010年则将维持30%成长,产业能见度高达5年以上。

由于产业的进入门槛加上产业步入快速成长期,市场目前供不应求状况明显,尽管各家电池厂扩厂动作积极,但预计至少在近2年内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形仍将持续,也就是说卖方市场的情形仍将持续至少1到2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