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收藏一尊在印尼出土的十一面菩萨玉像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郑子仁印尼泗水报导)印尼华裔商人郑宗源先生收藏了一尊高58.5公分,宽45公分﹐重25公斤的十一面观音像。据记载十一面观音像通常是根据密宗教义和仪轨所造。

大约在半年前﹐郑先生从印尼的本土人手中买了下来﹐据介绍这尊十一面菩萨像大约是两三百年前在印尼的西爪哇出土的﹐玉像至今保存完好﹐十一面慈祥的面容和每一只的雕刻都很精细。从沾有泥土的底座上可以看到刻有不容易辩认的古文字﹐类似的文字玉雕的背后也有。郑先生认为中国的佛文化很早就传入了印尼。郑先生说收藏古物是他的业余爱好﹐已经有二三十年了。在印尼有这种爱好的人有不少﹐他有时也会和这样的朋友一起够买古物。

郑先生和他到访的朋友一说起他们受藏的古物就显得格外高兴﹐郑先生说这尊十一面观音像是大约两、三百年前在西爪哇的巴盾出土﹐他半年前买下来以后,曾经找国一些文字专家辨认这尊十一面观音像上的文字,至今还是没有结果。

郑先生除了收藏十一面菩萨像外﹐他还收藏各种各样的古玩﹐有些还是当年的和尚用品。他一边摆弄他的古玩一边说这些都是出自印尼爪哇岛的。他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引证他的收藏﹐分别是来自中国的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等。

据郑先生介绍﹐这些古玩在印尼爪哇岛的 Mojokerto 很多。在他的收藏品中﹐有不少是油画。有些作品经过专业机构的检验还是真品。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时报记者罗碧╱特稿“生命是无价之宝,当病人来找你时,他是把命交给你,怎能随便呢?”行医逾半世纪的总统府资政陈楷模不仅是外科权威,过去在台大医院服务时,还因教学严谨、要求严格,而有“雷公”之称,包括林口长庚医院院长陈敏夫、亚东医院院长朱树勋、新光医院副院长黄芳彦、亲民党副主席张昭雄等多位名医,都是他教导出来的学生。
  • 在天上住着一个水瓶,这个水瓶待在观世音菩萨身边已经跟了上千年了。水瓶一直认为自己在菩萨的心中有一定的份量,可有一天,观世音菩萨突然拿起水瓶对水瓶说:“水瓶!水瓶!你已经变脏了,不能够继续在这个境界中待了,你该去你所该去的地方。”水瓶心急的说:“菩萨!我没有呀!我依然是这样光洁亮丽的!我一点都没脏呀!”菩萨莞尔的答道:“是呀!你依然是如此光洁亮丽,千年不变,但是你的本质却改变了,已经不合这个境界的标准了!”水瓶恳求的说:“菩萨!我在您身边待的时间已经这么久了,难道您一点都不眷恋着我们的缘分吗?”菩萨还是一笑说:“水瓶呀!从刚刚你讲的话当中,再对照一下过去的自己,你觉得自己还能在这个层次中待吗?”水瓶变得急躁且不服气的说:“既然这里已经容不下我了,我宁可自己去寻找识货的凡人!”说完就往凡间跳下。
  • 大纪元记者徐竹思纽约报导)当一个修道人受色魔诱惑失去自控,心灰意冷下山准备放弃修炼时,菩萨化成一个以铁杵磨针的老婆婆来点化他;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的八位凡人,修炼成仙风道骨的神仙,持法器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各显神通百;家喻户晓的为爱情抗争的陕北姑娘兰花花,脱胎换骨为现代西方舞者,在旋转的能量中升华。。。
  • 在日本东京有一座最古老的寺庙,它创始于7世纪并以供奉观音菩萨为主,它曾经在公元1945年被烧毁,后来重建于公元1958年。其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是大门上悬挂100公斤,书写“雷门”二字的巨型灯笼。猜到了吗?它就是闻名的浅草寺也叫浅草观音寺。
  • 前阵子因夸大疗效与制造厂址标示不实,遭卫生局开罚并要求下架的香华天,因涉及利用宗教信仰及命理的行销手法,引起大众关注。香华天化妆品将菩萨展示在百货公司橱窗中,宣称膜拜者可换取青春与美丽。
  • 自由时报记者赖仁中╱特稿 五十年前的嘉义乡下,有座村庄发生全村宗亲为了争产涉讼,甚而械斗流血事件,原本和谐的宗亲从此裂成两派,亲族间形同陌路的伤痛,至今犹未愈合。

  • 常言道“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石雕木刻的佛像或许不怕过江,但是怕地震。在经常地震的日本,人们就想到用“减震装置”来保护国家级佛像免遭地震之灾。
  • 常言道“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石雕木刻的佛像或许不怕过江,但是怕地震。在经常地震的日本,人们就想到用“减震装置”来保护国家级佛像免遭地震之灾。

  • 舍维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城堡古迹,更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家庭住宅。这座城堡座落在法国中部罗亚尔河岸的一个美丽山谷中,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展示着过去法国家庭生活的样貌。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