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郑宝清:台盐持续强化产品布局进军国际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胡薏文台北三十日电)台盐公司去年再度创下每股获利4.75元的佳绩,每位员工高达12个月的年终奖金,都改写台盐成立以来的纪录,台盐公司董事长郑宝清表示,面对盐品取消专卖制度带来的冲击,台盐将继续强化生技产品布局,同时要跨出台湾和全世界竞争。以下为专访纪要:

问:去年2月起正式取消盐品专卖制度,是否影响台盐的业绩?台盐去年绩效如何?

答:去年2月起,政府正式开放盐品自由进口,取消盐品专卖制度,对于以卖盐为主要收入的台盐来说,当然造成不小的冲击。以去年的业绩来说,台盐在盐品部分,全年的营收就少了近6亿元,对于获利的影响也达到2亿元以上,但是台盐藉由生技产品,去年营收仍达到37.35亿元,较92年的35.09亿元,成长约6%。

台盐去年也因为生技产品业绩成长,去年获利达到12.56亿元,较92年的10.83亿元,成长16%,也达成全年获利目标118%,每股税前盈余4.75元,创下台盐公司84年成立以来,最高的获利纪录。

我到台盐服务近3年来,台盐连续3年的获利,逐年改写历史新高纪录,从91年获利5亿元、92年获利10亿元,到93年获利12.5亿元,以目前台盐26.5亿元股本估算,这3年台盐已经赚进了一个资本额,与其他公营事业单位相比,毫不逊色。

尤其是去年,取消盐品专卖制度后,台盐业绩与获利仍然继续成长,更是难能可贵。 问:取消盐品专卖后,今年是否对台盐继续造成冲击?台盐如何因应?

答:由于盐品开放自由进口,部分工业制程中需要用到盐的大厂,都改为自行采购,加上传统产业持续外移,用盐最多的产业为染整厂,因此预估台盐今年在盐品部分,业绩将继续下滑20%,盐占台盐的整体营收比重,去年第四季已经滑落至41%,生技产品攀升到49%,预估未来盐占营收比重,将持续下滑。

受到政府对相关财测公布规定的限制,我不能透露今年的业绩成长幅度和目标,但关于盐品下滑的部分,台盐会用生技产品填补,台盐转型的脚步将更加积极,今年的目标当然是业绩与获利都持续成长。

问:台盐日前与新加坡春颜公司签约,让台盐绿迷雅产品进军新加坡市场,在生技产品国际化的部分,台盐的策略为何?

答:台盐绿迷雅保养品的销售,在台湾已经创下许多奇迹,不仅是第一个在第一年,新产品销售就开始获利的品牌,市占率也名列前茅。台盐绿迷雅产品首创全世界化妆保养品先例,推出“无效退费”的保证,到目前为止仍然是独一无二的,但完全没有消费者上门要求退费,也显示台盐产品品质深获消费者肯定。

但尽管如此,台湾市场日趋饱和,台盐必须拓展国际市场,进军国际,和其他国际品牌竞争。

台盐从去年开始,就拟定了进军国际市场的目标,先后在泰国、新加坡都与代理商签约,大陆市场的部分,当地代理商已开始在上海进行试卖,消费者反应相当不错,其他包括香港、美国与欧洲地区,以及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等地,都在洽谈当中,预估今年在国际化的部分,台盐将有相当显着的成长。

台盐产品在订价策略方面,将采取全球统一订价,台盐将会自行吸收运费、关税等成本,让消费者无论在全球哪一个地区,都可以相同的价格买到台盐产品。将本土商品拓展到全球市场,唯有一致的品质与价格,才能与其他世界品牌竞争。

因应今年国际市场成长需求,台盐胶原蛋白产品部分,目前也在积极扩厂,预估第一季就可以完成扩厂作业,从目前的2个厂增加至3个厂,产能则扩充50%到一倍。

问:台盐今年在生技新产品的布局规划如何?

答:台盐在生技新产品的研发方面,一直在持续进行中,而且台盐采取奖励研发新产品的策略,使得研发人员士气大振,例如研发成功绿迷雅细致霜的人员,获颁180万元的研发奖金,最近也将颁发给研发台盐骨锭的员工149万元奖金,不过台盐要推出新产品之前,仍然会谨慎评估,以“不是好货不上市、不是精品不出厂”的原则,所以新产品推出的速度较难预估。

今年在生技产品的部分,已经确定的将有绿迷雅彩妆系列,绿迷雅彩妆将可使消费者,在上妆的同时,也能保养皮肤,订价策略将延续一贯的中价位策略,目前已经进入产品包装设计等最后作业阶段,顺利的话,最快上半年就有机会推出。

台盐也在研发香水,不过,目前仍在讨论市场区隔与市场定位。

台盐由于谨慎的产品策略,以及产品品质已成功在消费者族群中建立口碑,台盐的产品,往往一上市就出现缺货的情况,例如最近推出的纳豆激素,台盐根本不敢打广告,因为产品一上市,就卖到断货。还有先前的海洋碱性离子水,这部分原本只是制盐过程中的副产品,以往都被丢弃,没想到推出后,广受消费者欢迎,每个月销售量突破100万瓶,在水饮料中,挤进前3名。

现在为了要多生产一些碱性离子水,台盐也计划将盐品外销,目前正和日本与韩国等洽谈,如果盐品能够成功打开外销市场,碱性离子水的产能也可以增加,提升整体产品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