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分钱大拜拜效果打折扣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许敏溶、刘力仁、郭怡君╱台北 – 美国加州综合报导〕五年五百亿名单排出来,全国教师会和澄社都不埋单。全国教师会大专委员会委员、交大教授李威仪说,凭借十五页到五十页的计划书,十几位委员开几次会就决定,太过粗糙。澄社执行委员、政治大学社会系教授顾忠华批评,贸然投入这么大笔钱,未来要怎么检验成果,很有疑虑。

吃饱了,还要继续撑

李威仪表示,不仅事前未广征各界意见建立大学共识,导致评选结果不仅充满“长官关爱眼神”及“政治联想”,开几次会就决定五年五百亿的分配,获选学校本身都不知道获选或落选理由,未来经费的运用也都茫然不知。

李威仪强调,英国、美国、澳洲的大学评比,通常是动员大量的学界人力去做访视及评比,依据的是“同侪评价”,但台湾的大学评比却似乎是在争取“长官的高度评价”,评选委员会应出面说明,所谓评选标准的“研究与教学品质”、“学校基础建设”等五大项,到底十几位委员只开几次会是如何彻底了解大学品质并做比较?

澄社执行委员、政治大学社会系教授顾忠华批评,五年五百亿以培养世界前一百大的大学为目标,根据的却是上海交通大学所做的“不精确排名”,这种目标本身很粗糙、也没有经过仔细研究,贸然就要投入这么大笔钱,未来要怎么检验成果很有疑虑,更会引发很多后遗症,尤其台大的经费使用已太浮滥,这种分法根本是“吃饱了,还要让他们继续撑”。

顾忠华说,五年五百亿的作法将加深“重理工、轻人文”危机,理工领域的学者抢钱本领很高明,但台湾社会当今很多乱象都跟过去培养的法政人才数量不足,无法广泛协助建立民主共识有很大的关系。

柏克莱电机学院院长:台湾学术环境仍待改进

加州柏克莱大学电机学院院长李察.纽顿(Richard Newton )说,五年五百亿虽好,但未必保证台湾的大学变成国际一流,台湾学术环境还有许多需改革之处。

与国内交大、台大等资讯学界、产业界接触频繁的纽顿指出,台湾有很不错的学术与产业实力,五年五百亿的挹注对高教发展很有帮助,但台湾学术环境还有部分问题,如教授薪资偏低、学术评比风气不足、大环境不易吸引研究团队等。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中研院院士李文雄表示,和国际近年投资重点大学的资源相较,五百亿其实金额并不多,“有限资源只能支持有限学校”,无论是顶尖大学或是研究中心入选学校,都不能只做研究提升,必须更重视整体学术环境与校务运作的改造。

哈佛大学教授孔祥重与中研院院士许倬云也期许,就算学校争取顶尖“研究中心”,也要求整体校务运作必须一并改进,希望能在全台湾建立起至少十二个研究基地,带领台湾学术整体发展。

前暨南大学校长李家同认为,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并非只靠经费补助而已,须有历史能量累积,并从高教制度面做整体改善,例如聘请外籍优秀师资须更长期,且大学招生扩大不能只集中少数精英大学,不能相对排挤其他领域或学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