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良: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随感(一)

徐水良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0月22日讯】一、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西方革命造成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史有定论

我花了很多年时间,才终于硬着头皮读完了这本薄薄的、粗浅的、在中国被抄得沸沸扬扬、捧到天上的书。因为我实在感觉不到它有什么重要的、甚至了不起的意义。

马克斯•韦伯的研究,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它的意义是很有限的。相反,由于这本书的研究方法的非科学性,完全撇开任何严肃的研究都不可能撇开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西方革命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包括对宗教改革、对新教本身的影响,以及不适当地夸大新教提倡勤劳、节俭等等精神的意义,造成一种严重的误导,对西方了解不多而又畏葸、浮躁、趋炎附势的中国理论界学术界中,这种误导作用尤其严重,使得许多专家学者,误以为西方资本主义是由新教精神产生的。看看这些年来,中国学者的大量论述和著作,就可以感觉到这种误导的严重性。这种情况,使得这本书的正面意义,在客观上小于其负面意义。当然,作者自己也曾经强调不要夸大他的理论的意义,一定程度减低了这种负面作用。

如果新教提倡勤劳节俭产生资本主义这种理论能够成立,那么,中国早就应该资本主义化了,因为中国的儒家学说,是最提倡勤劳节俭的学说之一,不下于新教,并且已经宣传并强制推行两千多年了。

历史是异常复杂的,任何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都可以找出大量的历史事实来作证。这些年伪改良主义、伪自由主义等许多理论就是这样。如果把勤劳节俭的理论反一反,你也可以造出这种精神阻碍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相反理论。强调消费的经济理论,包括好多年来国内鼓吹消费的理论,还有不少人提出人们希望偷懒舒适才搞创造发明的理论,就是相反的理论。即使没有历史事实,也可以象一些人改造早有定论的卜筮之书《易经》那样,在科学的名义下,赋予这本书以各种玄乎其玄的神秘意义。你甚至可以赋予某些数位、语言、时间,颜色及其他东西以某种神秘意义,仍然可以找到不少信徒。象算命,咒语,神鬼,特异功能等等,总是有人会信的。并且,只要有一定合理性并且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思想,把它神秘化,加上正直、诚实、善良、宽容、慈悲、坚韧、勤劳、节俭、无私、无畏等等等等的道德说教 ,并把它信仰化,人格化,通俗化,宗教化,也就不难创造出比较容易为人接受的宗教。但科学却决不是这样简单省事的事情,它不能简单化,神秘化,它要求以非常确实、确定、明白的方式把握客观世界的真实。要科学地,真实地把握历史,就必须以科学的方法,从总体上把握历史,既分析,又联系,才能接近历史真实。决不能罗列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制造似是而非的理论。

中世纪的欧洲,其反动势力的中心和堡垒,是天主教。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强大冲击下,基督教内部产生分裂,一部分人开始宗教改革,分裂出新教。新教当然比天主教反动程度小一些,对资本主义精神宽容些,尤其是反对天主教的腐败,腐败程度比天主教要小。宗教改革和新教的产生,对削弱天主教反动堡垒的作用,不可低估。但它们本身,只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主动因素推动的被动因素。可以说,新教是中世纪体制内的离心力量,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西方革命,则是体制外的反抗力量,推动力量。

此外,早期新教,与现代已经资本主义化、文明化、变得比较宽容的基督教、天主教非常不同,早期新教对异端的迫害,它的宗教裁判所和火刑架,并不比天主教逊色多少。

由于理论学术界的许多人,尤其在经过文革对文化的破坏,中国理论学术界的许多人,比较浅薄和浮躁,看不懂真正有水平,有深度的深奥理论,因此,理论学术界往往过分推崇一些时髦浅薄的理论,而对真正有水平,或者博大精深的理论,象佛教的佛学,古希腊的哲学,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思想大师的伟大著作等等,却往往很少有人研究,更少有人读通。这种情况,似乎令人奇怪。但其实却是正常的。理论不是武侠小说,看的人本来就很少,能读懂的更少。即使是自然科学,除非是专家,一般人经常讲的,大概也不会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领域的深奥理论,而是中学数理化的常识。更何况还没有真正科学化,而又令人乏味的人文社会科学。一种理论,如果人人都能写文章议论,那么,它一定是比较浅的,通俗的理论,而不是当时深奥的尖端理论。

2004-1-30日(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徐水良:必须高度重视道德问题
按语简评冼岩《认识中国的方法论──兼答朱学渊先生》
徐水良:关于核武器问题
徐水良:对党治国先生《土地者,天下之土地》一文的不同意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