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介入深圳物管纠纷

人气 14
标签: ,

【大纪元11月11日讯】事发两个月后,张玉林回忆起那恐怖的一幕,仍然心有余悸。

  2005年7月5日下午6点43分,供职于深圳南山区某知名IT公司的张玉林关闭电脑,离开办公室到公交车站等车回家。突然,他感觉右肩被撞了一下,回头一看,一个年轻人“左胳膊有明显的文身图案,皮肤白净,眼露凶光地打量着我”。那人突然扑上来,用一柄长一尺左右的刀一阵乱砍,张的右臂被砍3刀,右大腿被砍1刀,左手虎口处的伤口长约10厘米,虎口动脉被砍断。

  当张玉林退至马路边倒地后,歹徒终于停手。张玉林此时才发现,还有另外一个个子稍高一点的歹徒拿刀站在附近望风。两个歹徒一起跑上了停靠在30米外的银灰色面包车离开。“事发太突然,没有看清车牌。”对于面包车所停位置,张认为,“明显是有预谋的,因为面包车停在两座楼之间,那个位置是摄像头拍不到的。”张当即报警,派出所随后介入调查。

  对于被砍,张认为不是一般的抢劫,“我随身带有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物,但歹徒并没有抢劫”。而且,“我6年前大学毕业从上海到深圳,一直在这家公司做技术开发,社会关系简单,没有什么个人恩怨。”“要说纠纷,那就是我作为所在小区佳嘉豪苑的维权积极分子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

  而在该小区的内部网站上,记者看到,该小区业委会已发布公告,称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灾难”,并表示“不辱使命,绝不屈服于黑恶势力”。更有网民直言不讳,认为这是“一种以财力为后盾,以利益为核心,以暴力和恐怖为手段,以维护和整饬一种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准则的‘黑社会秩序’为目的,而发起的对忤逆者的惩戒和对社会群体的威吓”。

“听证会前夕,我的电脑被搜查”

  事发前,以张玉林为首的佳嘉豪苑业主与开发商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已历时两年有余。

  佳嘉豪苑位于深圳南山区商业文化中心区,2002年12月开始预售,2003年11月入住。早在2003年3月,就有准业主发现,在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南山分局核发的“佳嘉豪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记载有2000平方米门诊部的规划内容。而这块地方,在早先的预售合同里规划为净菜市场。

  佳嘉豪苑及周边的小区业主对此反应强烈。因为当时正值SARS危机,人们对公共卫生空前关注,香港“淘大花园”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公共的下水道是防不胜防的疫情传播途径之一。而规划中名为“深圳同德门诊部”的个体诊所,医疗污水和污物的排放和居民排污共用一套系统,没有分离。对周边十几个楼盘的业主来说,一旦疫情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况且,居民们认为这一区域不存在缺医少药、就医难的问题:在小区周边不超过3站路的地方已经有2个国家级医院,就近还有蛇口人民医院、南油医院和十几家药店,医疗资源很丰富,根本不存在再建一个“门诊部”的需求。

  以张玉林为首的一批业主开始找开发商交涉,由于面临售楼压力,开发商同意就更改规划和有关部门进行协商。2003年7月7日,开发商在取得80%以上准业主签名并经公证后向规划国土局南山分局提出申请变更门诊部的规划,该局随后给南山区卫生局发出了《关于将南山中心区嘉佳豪苑原规划的门诊部改变为商业用途的函》,要求南山区卫生局提出意见并函复。

  然而,到了2004年8月,工人开始热火朝天地在门诊部施工,伴随着门诊部装修的开始,张玉林们也开始了艰难的投诉历程。“居委会、街道办、规划局、卫生局、信访局、市人大、省卫生厅,所有的相关部门都跑遍了,所受到的斥责、白眼和不堪忍受的侮辱,实在是数不胜数。”

  其中,南山区卫生局的意见颇具代表性,“国家没有法律条文规定不可以在小区内建立诊所”、“只要有1万人口就可以设立一个门诊部”、“是不是绝大多数居民反对就不设呢?国家也没有相关法律规定”、“我们国家所有的门诊部、所有的诊所可以说都是设在居民区或者在商业中心的地方,如果你把这个门诊部设到偏远的地方,那肯定是亏本的”。南山区信访办某工作人员甚至指着11名上访业主的鼻子说,“你们是在闹事。”

  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同德门诊部”在2004年10月20日顺利地通过了深圳市医疗机构专家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的评审,被专家们认定为“具备开设门诊部的条件”。

  就在门诊部之争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之时,事情突然峰回路转:2004年11月,几位深圳人大代表以个人身份视察了门诊部的施工现场,此事经媒体报导后,有关部门终于同意在12月28日就是否在佳嘉豪苑开设门诊部举行听证会。

  然而,就在这一关键时刻,让张玉林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几个警察来到了张的办公室,声称有人举报,张在网上发布的文章有不健康的内容,依据《互联网管理办法》,要对张的电脑进行搜查。在一个上午的时间里,张被隔离在公司会议室并被迫交出了电脑,其间的屈辱和尴尬,让张玉林至今不愿意多谈。最后,警察并没有在张的电脑中发现任何违法内容。

  经过此事的搅扰,张玉林和几名积极维权的业主都没能参加听证会,但仍有其他业主在听证会上摆事实、讲道理、据理力争。南山区卫生局虽然在会上认定门诊部合法,但门诊部的施工却从此停了下来。

业主的耳朵被咬掉一块

  伴随着门诊部问题的暂时解决,佳嘉豪苑物业管理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最突出的是电梯问题,开发商在售楼合同中许诺的“进口原装电梯”变成了国产组装产品。令人恐怖的是,电梯超载时不能发出声光告警,但关门运行后却会发生坠落,下降二三层后卡住。电梯已多次发生坠落、关人的严重事件。

  开发商原来许诺的很多设施,也已面目全非:“邮电所”成了“发廊”,绿化花园成了某公司、某超市的“商场”,而“幼儿园”则成为商场的员工宿舍、仓库和办公楼。业主经常发现塞到门缝处的广告宣传单,并多次发生陌生人敲住户家门并试图用钥匙开门的情况。

  为解决这些问题,2005年1月,佳嘉豪苑业主委员会成立。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业委会发了30几封函敦促物业公司解决相关问题并公布自2003年入伙以来的财务收支状况。迫于压力,物业公司和业委会开了一个协调会,拿出了一份严重亏损的收支状况表,在这份表上,业主们惊讶地发现,小区名称竟然变成了“海岸明珠”。而“海岸明珠”是该物业公司负责的另一个楼盘。对物业公司的欺骗行为,业主们当场指出并给予谴责,双方不欢而散。从此,任凭业委会再发函催促,物业公司均置之不理,拒绝再作沟通。

  业委会遂将双方交涉的前因后果在小区内部网上发帖公布,业主们群情激愤。在此情况下,物业公司经理找到了张玉林,希望他能说服业委会将帖子撤下,并表示“一切都好商量”。为了尽快解决问题,业委会在几天后撤下了这个帖子。

  尽管张玉林在前期维权中处于实际上的领导地位,“一言九鼎”,但他并没有进入业委会。“一方面是因为张先生的小孩刚刚出生,他没有时间和精力,最主要的是我们考虑到很多业委会被物管公司收买和腐蚀而瘫痪的情况,决定保存实力,让张先生在业委会之外发挥作用。”佳嘉豪苑业委会主任蔡宇江告诉记者。

  “但是,撤下帖子这件事让物业公司意识到张先生对业委会的影响力,他们认定业委会的活动都是张先生操纵策划的,从而为7月5日的事件埋下了伏笔。”蔡宇江进一步分析道。

  此后不久,物业公司的经理找到张玉林,公然声称“我们是敢动武的”、“我和你斗到底”、“你不让我们吃饭,就让保安到你家吃饭。”

  随后的整个6月,一切似乎都风平浪静。6月30日到7月4日,张玉林和单位同事到四川旅游。7月5日,就发生了那骇人听闻的一幕。

  事情发生后,佳嘉豪苑和附近几个楼盘的许多业主都到医院看望和声援张玉林,在得知他是家庭的唯一经济支柱后,还有小区发起了募捐活动。但佳嘉豪苑的物业公司却自始至终没有任何表示。而在小区的业主论坛上,一个署名为“物业董庆华”的帖子自称自己就是黑衣人的幕后指使者,公开威胁业委会成员。不仅如此,他们又开始围绕着小区的幼儿园做文章。在蔡宇江他们看来,这是在“测试砍人事件的后果”。

  2005年7月12日,幼儿园租户“阳光蓓蕾幼儿园”向佳嘉豪苑业委会转交了封闭小区花园内儿童娱乐区,供其经营使用的方案。业委会及部分业主通过协商并正式发函告知:小区花园内儿童娱乐区为小区的全体业主所共有,幼儿园不得封闭,并不得禁止小区全体业主的小孩进入。

  一星期后,幼儿园强行动工,将小区花园内儿童娱乐区围栏封闭。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业主们拆除了封闭围栏。7月28日,发展商、物业、幼儿园再次联手强行施工封闭,抢占小区花园内的儿童娱乐区,还加装了两台摄像头,监控业主的儿童娱乐。与此同时,小区里还出现了两名凶神恶煞的打手,全天候赤膊巡逻。

  8月7日晚,近200名业主与那两名壮汉对峙着,那两人不时声称“来啊,把你们的头打烂”。一名女业主气愤地冲上前去,欲与两名男子理论,结果被一脚踹出两米远,翻倒在地上。看到妻子受辱,业主谭先生攥起拳头打向那人,两人厮打在一起。其间,谭先生忽觉右耳朵一阵钻心的疼痛,用手一摸发现右耳朵不见了下半部分。事后,多名业主在现场找寻20多分钟,终于在混乱的现场找到了被咬掉的部分耳朵,紧急送往医院。

维权一定要付出血的代价?

  “发生在张玉林身上的流血事件并不是个案,而是这几年深圳的一个普遍现象。”资深维权人士、深圳景洲大厦业委会主任邹家健告诉记者,“2003年4月6日,深圳市南山区侨城豪苑网名为新民的维权业主因家中屡被无故停电,下楼交涉未果,在小区花园被六七个歹徒砍杀,倒在管理处门前绿地,新民送至医院,因失血过多一度体克,这就是震惊深圳的‘新民事件’。这以后,此类事件渐渐呈愈演愈烈之势,在德富花园、学府花园等几十个小区,均先后发生过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黑衣人’介入、维权业主被砖头、木棍、铁棒、长刀、匕首殴打、暗杀的恶性伤害事件,分布在深圳市各个区。”

  据了解,目前仅媒体报导的2004年深圳业主被打事件就多达20起,而据维权人士提供的数字,被打事件远不止这些。每当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或者举行业主大会选聘新的物业公司的时候,就经常遭到不明身份人的殴打,而业主们纷纷将矛头指向物业公司。

  对深圳物管行业频繁发生的“黑衣人”现象,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卫平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利益冲突。“开发商、物业公司、业主是一种三角关系,但很多情况下成了两角关系,即开发商同物业公司是一家,这对广大业主不公平。目前,深圳高层住宅管理费指导标准最高为45元/平方米/月,深圳市许多小区突破政府最高限价。近年来,尽管深圳的物业管理资费不断下调,但绝大部分小区的物业管理费用仍在28~38元之间。

  佳嘉豪苑业委会主任蔡宇江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佳嘉豪苑约有430户业主,管理费是26元/平方米/月,还有300多个车位,而目前物业公司的工作大多还是靠人拉肩扛,做一些低层次的服务,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保守估计每年的利润在50万元左右。“而物业公司在深圳共管理着16个小区,我们小区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为了避免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他们肯定要在我们小区严防死守。”

  邹家健则告诉记者:“深圳的一项调查显示,许多物业管理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大约是百分之一千到百分之一万甚至更多。很多物业公司都对外宣称亏损,但你叫他走,要换物业公司,他却怎么都不肯走,走就要打架,就要流血斗争。”

  “这么多针对维权业主的流血事件,到目前为止没听说有一起破案的,这无形中降低了犯罪成本,造成了一种犯罪可以不受惩罚的氛围。很多本来可以通过协商去解决的事情,很多人就会去走‘捷径’,花几千块钱把对方断手断腿了事。”

  丛洋是深圳天一名居的维权业主。2004年5月,丛在深圳岁宝百货商场后门被3名男子拳脚相加,致其轻伤。两名凶手被当场抓获后供称,与丛洋素不相识,是受“老板”的指使。“老板”何许人也?两人却称“情况不清楚,无法找到也无法电话联系”。两名男子后来被福田区法院各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但警方却始终没有查出系何人指使。

  提起这件事,丛至今情绪激动。他认为警方抓不出真凶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相关政府部门往往和开发商、物业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尽管没有人能说出这种“联系”的具体情形,但人们还是可以从一些公开披露的官员腐败事件中看出一些端倪:深圳市住宅局房改处原处长刘新云曾于2000年9月和11月通过旅行社渠道,先后两次私下接受2家物管企业出资邀请出国,变相公款旅游,共计26天。而在深圳市城建集团原董事长李育国买官案中,李就有30万元的买官款项是从下属的物业公司提取的。

  在此情况下,“许多政府部门在接到业主对物业公司的控告和投诉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查清事实,而是追问‘谁在组织’、‘是不是在聚众闹事’?告诫业主‘不要玩太大了’。”邹家健说,“更糟糕的是,一些相关政府部门在制订政策时,往往有所偏私,对业主的利益保护不够。如2005年1月出台的《深圳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4条就规定:市(区)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依法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及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但实际上,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是群众自治组织,物业主管部门根本无权对其管理。所以,毫不奇怪,几乎在每一个社区业主维权起诉物管企业的同时,都伴随着一次对主管部门的行政诉讼。”

  而黄卫平则认为,在业主和开发商的关系上,业主无论在财力还是组织程度上,都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而目前,业主维权还面临着一系列制度层面的问题:业委会的地位不明确,解决利益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的机制还很不完善,解决物业纠纷尚无法可依等等。政府作为社会游戏规则的制订者,应致力于为双方之间的博弈创造平等的制度平台。对处于弱势的一方,则应有相应的扶持和保护。

  据悉,深圳市公安局长李锋在7月29日接受多名上访的维权业主时,对维权业主被害事件作出如下批复:“请刑侦支队组织精兵强将、专题研究、打击凶手、揪出幕后、整顿行业。”但愿,这一批复能尽快变为现实。

转自《选择周刊》第57期,原载《南风窗》杂志作者:赵灵敏

本文转自互联网,仅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发现有版权疑问,请及时与我们联络。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深圳政府多宗丑闻 困扰江泽民前秘书黄丽满
安惠君案牵出2贪官 纪委避谈“性贿赂”
太石村事件 中共黑社会缩影
【专栏】林保华:动用黑道镇压维权﹐温家宝被挟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