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仁爱殴人医师 记过处分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郑学庸╱台北报导〕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年前惊传医师陈钺忠涉嫌殴打病患家属张瑞安,台北市政府卫生局及联合医院昨天召开调查及考绩委员会,指陈钺忠行为已违反公务员及医疗人员服务标准,原本可处记过两次,但考量是初犯,而且已公开表示悔意,因此减为记过一次。

已被暂停职务的陈钺忠短暂出现在考绩会的会议室外,他说,他已经和被打伤的张瑞安沟通,原订过完农历年处理此事,但因为媒体连日报导,他昨天主动赶回仁爱院区。至于到底是谁先动手打人?陈钺忠眼眶微湿地说:“打人就是不对。”随即鞠躬致歉,公开请求张瑞安原谅。

张瑞安则称,他虽然认为处分太轻,也绝不相信陈钺忠是初犯,但他接受卫生局最后的决定,也接受陈钺忠的道歉;他诚挚呼吁陈钺忠能多倾听病患和家属的心声、做好自我情绪管理、学习不再迁怒,否则没有资格再当医师。

一名病房家属自称上周六晚间目睹了双方冲突;她说,当时陈钺忠已经把张瑞安的住院老父从三楼加护病房移往七楼心脏内科观察室,陈钺忠前来巡房时,张瑞安赶来探病、看到父亲被移出加护病房,立刻上前理论,还推了陈钺忠一把,双方爆发肢体冲突。

陈巡房 漏掉张父

张瑞安胞弟张岳安则说,他哥哥打了三次招呼,陈钺忠都没有回应,陈钺忠一间一间巡房,却漏掉他父亲所在的观察室,哥哥告诫陈钺忠当医师要有爱心,否则会向陈钺忠的长官报告,陈钺忠就突然走过来连挥两拳,都被哥哥躲过,直到挥出第三拳,哥哥出手反击,两人因此跌倒在地,之后陈钺忠则对着倒在地上的哥哥拳打脚踢。

负责督导仁爱院区的北市立联合医院副院长吴振龙,引述证人和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词表示,当时双方因为产生误会,当张瑞安用手“指”着陈钺忠时,让陈钺忠觉得不愉快,于是发生肢体冲突,张瑞安并没有先动手打人或推人。

吴振龙表示,陈钺忠是初犯,以前没有和病患家属有过言语冲突,但“打人就是不对”,看诊量多不代表就可以打人,反而更需要学习虚心。

态度差 病患爆料

“他实在太嚣张了,会打人我一点都不意外!”另一名病患家属接受本报采访时则称,陈钺忠不但会辱骂病患家属,还会骂护士,仁爱院区其他科的医师都曾看不下去,劝她干脆转院。

吴女士(化名 )的母亲今年八十多岁,两年前因为感冒引发肺炎住进仁爱院区,后来因为心脏有问题转进心脏内科,主治医师就是陈钺忠。

她说,母亲的肠胃本来就不好,加上因为听医师指示服用类固醇药物,平均每三周就大量胃出血一次,当时她曾请求陈钺忠让她母亲会诊肠胃科,陈钺忠却对她说:“都那么老了,会诊也没用,如果你一定要会诊,干脆直接转科。”还自行开胃药给母亲吃,最后她想尽办法让肠胃科医师前来为母亲照胃视镜,才发现胃里头早已千疮百孔;肠胃科重新开药后,才改善胃出血的状况。

吴女士说,去年母亲呼吸紧迫、呼吸道肌肉收缩,陈钺忠却不愿应家属要求将母亲移往加护病房,还对着她大骂“你认为你妈有危险?你认为有危险就是有危险?”之后她透过院方协助,安排母亲住进加护病房,陈钺忠还是对她破口大骂。

吴女士说,陈钺忠不但常骂病患家属,也会骂护士;她和陈钺忠吵架时,曾有护士对她说:“你好大胆,还敢跟他对骂!我们都不敢顶撞他…。”但仁爱院区一些护士驳斥了这项说法,并称陈钺忠爱护病患,更尊重护理人员。

病患声援 台风 陈自愿三度看诊

〔记者郑学庸╱台北报导〕“这么好、那么有爱心的医师,实在舍不得看到大家这样批评他…。”就在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召开委员会调查“医师殴人”事件真相的同时,因为罹患癌症、刚切除一颗肾脏的姚老先生,忍着病痛、拄着拐杖来到仁爱院区,为口中这位“有爱心”的陈医师打气。

今年六十七岁的姚先生说,他的母亲年近九旬,罹患心脏病、气喘、高血压和糖尿病,住院接受陈钺忠的诊治;去年的一个台风天,院区里的主治医师都已经休诊,只剩住院医师留院,当时母亲的健康状况很糟,院方已经开出病危通知书,但陈钺忠不但一早就到医院探望他母亲,中午过后和吃完晚餐后,还特地走了两趟医院。

姚先生说,当时他问陈钺忠:“你又不是住院医师,干嘛还跑来看诊?”陈钺忠转头对他说:“没什么,这是我的责任!”姚先生说,他们一家人只是平凡的小市民,完全没料到陈钺忠对待他的母亲会这么有爱心,为此全家人还准备一份小礼物要送给陈钺忠,但被他拒绝。

姚先生说,看到这两天的新闻后,他难过得睡不着;自从去年12月切除一颗肾脏后,他虚弱得连走路都有困难,但看到出现这么多对于陈钺忠的负面报导后,他决定亲自走一趟仁爱院区,谈谈他所认识的陈医师;他说,陈钺忠平时和家属讲话时都很有礼貌,而且对于病情的解释也很仔细,绝对是一位有爱心的好医师。

六十六岁的苏先生看到连日新闻报导后,昨天也特地从云林北上,前往仁爱院区声援陈钺忠;他说,陈钺忠对病患说话温和有礼,他的心脏病就是陈钺忠医好的,就算陈钺忠殴打病患家属有错,也希望社会大众给他一次机会。

医师看法 床位 应给最需要的人

〔记者罗碧╱台北报导〕因为要空出加护病床,却爆发仁爱医师打人事件,引发各界关注,不过消基会医疗纠纷委员会委员,也是和信医院副院长谢炎尧认为,在经历邱小妹妹事件后,民众还是要支持医院“控床”,以免真正有急需病床的人无法获得立即的照顾。

谢炎尧说,邱小妹妹的事件发生后,外界一度将问题指向加护病床不足的问题,事实上,早在十几年前,台湾加护病床不够的问题就被提出,所以健保局也有提高给付,以致台湾的加护病床比率之高,世界有名,甚至有些大型医院比欧美国家比率还高,但是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加护病床不够,而是被谁占用。

台大医学院内科教授杨泮池和国泰医院精神科主任张景瑞都说,因为内科加护病床及精神病床数目有限,所以病情稳定的病人势必要请他们转离病床,以便让有需要的人可以住院治疗,所以事先都会再三和病人及家属沟通,甚至请他们签署同意书,承诺病情稳定要转床或出院,但也会让他们知道有需要时,一定会想办法让他们再住进来,在和病人取得互信互谅后,通常都能获得共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