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第一条铁轨 腾云上屋顶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月2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郑学庸╱台北报导〕台湾第一具于一八八七年由德国制造的“腾云号”蒸汽火车头,目前正陈列于台北市二二八纪念馆中成为国宝,但百年前的铁轨如今何在?台北市文化局与古迹专家们几乎已将确定,当时供腾云号“腾云驾雾”的全台第一条、同时也是中国史上第一条铁轨,就横躺在台北市中心区的“天空”!

清朝刘铭传为了海防、建省、驿递、垦商等用途,于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年 ),自大稻埕兴工,并在一八九一年10月完成铺设台北至基隆间铁路,成为当时中国最古老的铁路之一,两年后尽管刘铭传已不再主政,但铁路继续从大稻埕延伸至新竹,而今天陈列在二二八公园内的腾云号火车头,就是当时驰骋在这段铁路上的“台湾第一号”蒸汽火车。

尽管火车头尚在,但百年前的铁道铁轨却早已不知去向,在铁道通洪致文的协助下,接受文建会委托维护北门旁三级古迹 – 台铁铁道部大礼堂的台北市文化局,却发现了疑似当初腾云号昼夜驶过的铁轨遗构,而由于这批铁轨正是一百二十八年前清廷拆除中国史上第一条铁路 – 吴淞铁路,所拆下并废弃在台湾岸边的铁轨,因此这批正暗藏在礼堂屋顶老旧夹层中的钢材,几乎可以确定就是中国史上第一条铁轨的遗构。

根据文化局委托东海建筑系教授刘舜仁所主持的调查研究发现,铁道部礼堂屋顶采洋式三角形屋架,高四十公尺、宽一百六十七公尺,现场还有多组跨距,与文献照片上刘铭传时代台北老车站的构造十分相似,推断是刘铭传引进洋务后才出现的大型构造物,并直接采用铁轨组构,以热熔式铆钉固定、形式特殊。

史料记载,刘铭传主持建造的基隆 – 台北段铁轨之宽幅为三呎六吋,轨重三十六磅;洪致文实地勘查后发现,铁道部大礼堂的屋顶钢梁恰巧就是三十多磅重的钢材,研判很可能是当时日本领台后,铁路改线,车站从大稻埕移至馆前路,日本政府于是运用旧有铁轨作为铁路办公厅舍构材。

包括中原大学建筑系教授黄俊铭、铁道专家吴小虹等人调查发现,屋顶架上的钢骨断面为上宽四点四公分,下宽七点八公分,高八点二公分,从工法与尺寸来看应为清朝遗构,加上专家们在钢材上发现了“TCUBM…”等疑似当初制造吴淞铁路铁轨的比利时工厂所打上的铸字,让古迹专家们格外振奋,而协同会勘的古迹审查委员们昨天也一致建议,由市府将礼堂一并指定为古迹。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