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小配件 安全大保障

标签:

【大纪元4月1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柯力心╱台北报导〉想为住家安全多加一份保障,除了大费周章安装铁门、铁窗或是专人服务的保全外,其实市面上已有些可以自己安装(DIY )的配件,也可以达到闭锁门窗、吓阻不肖歹徒的效果。无论是外加的门锁、窗户固定器、震动警示器或光线感知器,小小玩意,可是能够发挥大大功用喔。

位于北市微风广场的台隆手创馆外商部兼贩促副理翁振益表示,住家安全配备分为针对门、窗和采用振动、光线感知原理等4大类,主要销售对象为在外独居的女生或是出外旅行所需。

比方说,在外租屋而居,屋子或房间的门锁为房东原有,可能较无保障,所以采购这类针对门再加锁的配件,一方面钥匙为自己所有;另一方面也容易拆卸,即使换屋而居,也能再次使用,这样的话,除了原有的门锁之外,再加上一道防护。

出外旅行的话,则可使用振动警示器或光线感知器等小“道具”,前者能够挂在门上,只要门一有“风吹草动”,警示声立刻大作,提醒自己注意外,也有一定的吓阻功效;后者则可摆在抽屉、衣柜或黑漆漆的室内,万一有外来的光线“鬼鬼祟祟”,一样会发出警告铃声。

上述这类安全配件,人必须在住家或房间内才能使用,主要是防范或警告外来入侵者的不肖举动,如果出门在外,也想拥有类似功能的话,市面上能够买到套装的保全防盗系统,可以回家自行安装使用。

B&Q特力屋士林分公司课长李文镗指出,这类系统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相同点在于都必须有个保全主机,控制各种侦测器和警报器,如门窗、红外线、玻璃侦测器及瓦斯警报器等,重点是还都配备遥控器,可以从户外控制主机开启与否,因此人在屋外,一样能达成保全警告的作用。

另外,也有一些简单的窗户固定器、脚踏式门档等,安装妥当后,只要简单的操作,在不破坏门窗本身的情况下,即使原有的门、窗锁被破坏掉,外人依然不得其门而入。

〈居家安全‧科技篇〉个人专属 电子保镖

〈记者王惠珍╱专题报导〉随着科技产品的日新月异,针对单身女性或是独居老人这样单身居住人口的需求,目前也出现新一代的保全设备,让有需要的民众可以在建商所提供的保全设备之外,多个专属的“电子保镖”。

佳园建设总经理庄惠文表示,针对单身或是独居这种需要多一层保护的客层需求,目前台湾已有厂商开发出功能强大,但仅需简单设定的SS(Simple Security )系统,只要将插头插上,打开设定即可,即使是对科技产品不擅长的人也能轻松搞定。

当感受到异常状况时,红外线的感应器不仅会发出警报响声,还可以电话或简讯,传送到住户所设定的手机内。

而采无线发射的紧急压扣装置,可供老人或幼童挂在脖子上,出现异常状况只要一拉压扣的拉绳,不用拿任何的电话,主机即可自动拨号给所设定的电话,并直接通话。

另外,目前还有一款新式的摄影机,可以用M字形的挂勾让住户自行挂在自家大门口,除了可监看外面之外,若有外人靠近,还可发出“哔哔”的警告声。

庄惠文表示,除了这些新款的保全设备外,目前消费者在自家只要使用家庭自动化控制器,再搭配网路摄影机,即可发挥人在外面也能遥控看到家中一切的“天眼神通”功能。

除了大家所常见的上网察看摄影机所拍摄的家中状况外,目前还可有升级版的功能,例如小孩会在四点放学回家,即可事先设定保全系统在这段时间内警戒,届时系统还可以透过网路,将小孩回家的照片寄给父母,不用担心小孩是否安全到家。

〈居家安全‧别墅篇〉家户联防 守望相助

〈记者陈品竹╱专题报导〉“没有公设、不用管理费”,是许多人选择居住别墅的原因。小型别墅社区户数规模小,负担不起昂贵的人员保全费用,是居家安全上的大漏洞。其实只要擅用现代科技,透过电子保全设备或家户联防等功能的反动,别墅社区也能住得很安全。

有些10户以下的小型别墅社区,虽然住户想聘请保全人员管理,但因户数规模太小,每户每月的管理费负担过重而不得不放弃,但居家安全却又不能不管,这时候住户可以运用什么对策,来维护居家安全?

综合建商、建筑师、楼管公司的建言,住户可在社区的4周设计红外线或拉线感应,在外物入侵时,可感应或作响达到通知住户的功能。

想更经济的,则可装置全功能自动化的保全机组。这种机组在外人入侵时,会主动拨出10至20组屋主设定的记忆电话,达到通知的目的,对于火警、瓦斯漏气也会语音警示。每组价格依功能多寡从2万5千元到3万5千元。

其他更高级的保全设备,除了电话通知外,透过录影并连结网路,让住户可透过电脑甚或手机,看到家中状况。

业者也建议个位户数的迷你别墅社区,以家户联防方式达到守望相助的功能,同时装置具有警示灯、蜂鸣器等功能的保全设备,只要其中1户遭入侵,不但该户警示灯大亮,蜂鸣器也多户同时作响并通报辖区警方,每1户也可透过对讲机向邻居求援,达到“家户联防”的功能。

其他如在客厅、房间的大落地窗,装置玻璃电动器,只要玻璃窗被敲震,电动器即作响,或者在天花板设置音频感知器,只要有被入侵敲破,就能感应发响,住户也可以在窗户设置磁潢器,只要窗户被外人打开1公分,就会发出警报。

业者也建议,小型社区若聘请不起24小时全天候保全人员的居家安全维护,也可聘请夜间的半日班,减少开支,或者申请中兴、新光、太平洋等保全,都可增加居家安全。

〈居家安全‧社区篇〉盯住死角 永保安康

〈记者王惠珍╱专题报导〉有关大楼社区的居家保全考量,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楼管人员的巡逻及管理,另一部分则是保全设备的规划,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东京都楼管公司副总经理刘人峰表示,在电梯大楼社区当中,又以地下室及顶楼最容易出现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其中地下室除了可能有外人跟车闯入的危险外,由于目前社区多有节电上的考量,地下室的灯光不会全开,还要注意是否有从其他地方进来的歹徒,暂时躲在地下室等待时机作案的问题;至于在顶楼的部分,除了窃贼侵入外,目前还要注意是否有住户想不开到此寻短的状况。

刘人峰表示,针对这些容易出现死角的地方,可用较广角的监视器、该开的电灯尽量要打开、避免地下室过于阴暗,以及加强现场人员的巡逻勤务来补强。另外楼梯间的安全门也最好关起,避免歹徒闯入后可经由安全梯上下流窜。

为避免人员在巡逻时偷懒,现在还有“电子巡逻器”,楼管人员必须将自己的卡片,到各巡逻点的感应器上刷卡签到,电脑萤幕并能一一列出哪一个人、在哪一个时间、到哪一台巡逻点刷卡签到过,一个都跑不掉。

福懋建设董事长江子超则表示,目前16甚至是32分格的监视萤幕已相当普遍,但楼管人员不可能眼睛整天都盯着小小的分格萤幕不放,建商在规划个案的保全系统时,最好搭配警报装置,一出现异常状况时,管理室的保全设备即可发出警报声提醒管理员注意。

佳上科技经理童长杰指出,目前的大楼社区保全设备,主要着重在公用及约定公用的部分,至于自家内部的居家保全,以磁簧感应装置最为普遍,事实上随着科技设备的日新月异,搭配目前家庭自动化的趋势,住家内的保全已由过去的被动式,化为主动式的保全。

童长杰表示,例如若有人在外按门铃,经过设定后,对讲机可转到住户的手机上,让歹徒无法藉由按门铃的方式,测知住户何时在家。

另外还可以设定何时开、关家中的电灯,住户即使出国多天,也不怕歹徒藉由灯光掌握行踪;甚至有外人闯入时,警报器除了鸣叫并通知管理室外,还可以把家中电灯打开吓退歹徒,并用手机通知主人。

相关新闻
席哈克:欧盟数周内针对中国纺品采安全条款
美众议员:中共操控媒体 大陆民主改革困难
花莲门诺医院推安全社区 争取世卫认证
台联立委批开放美国牛肉进口政策错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