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报告 台警备队长1/3忧郁症

人气: 4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姚岳宏台北报导〕“报告队长,我服勤务时,可不可以不要领枪?”“为什么?”“报告,我怕我会乱开枪!”

这不是电影“金牌警校军”的爆笑对白,而是台北市某警分局里,警备队警员与队长之间的真实对话。

通常,听到部属说出这种话,当长官的莫不头大,万一,这家伙真的给我乱开枪,那我做长官的岂不倒大楣?

但被问的这位警备队长也有个性,不接受那位天兵的请求,回应一句:“开玩笑,哪有执勤不配枪的,那你干脆辞职去当保全好了”。

是什么样的警员,会担心自己“乱开枪”?有这样的警员为我们维护治安,做人民的,又该抱着何种心情?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加上社会乱象丛生,政治局势纷扰,叩应节目激化对立,有人说,没病都会被这种环境搞出病来,何况警察的压力又超过一般人,十个警察,说不定超过一半的都快抓狂了。

据了解,台北市某分局的警备队,扣掉借调支援各组室内勤工作者不算,实际能担任外勤工作者只剩廿多人,令人震惊的是,这个警备队的最高纪录,竟有十多名员警领有各式躁郁症或忧郁性精神官能症的医院证明,已超过实际服勤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些医院证明,如雪片般送到队长手上,一一检视,得病的理由千奇百怪,有警员因感情或家庭不睦,有的因债务问题;最绝的原因是,有人调到这个单位后,见身边同僚有这类病症,令他觉得自己好像也有类似症状,跑去看医生,才知道自己也罹患忧郁症。

路见不平 马上抓狂

这些员警的病征,各不相同,有人情绪易激动,有人却怕面对人群;例如,刚调来没多久的A员警就曾表示,每见不守法的民众任意违规时,就会忿忿不平。

有天深夜,这位极富“正义感”的A员警,正与同仁服车巡勤务时,突然发现一辆轿车闯红灯,他立刻逆向回转,追捕这位违规驾驶,追车时,跟着连闯数个红灯,还一度闯上人行红砖道上堵人,千辛万苦逮到人,发现是酒醉驾驶,就要动手一把抓住对方衣领,喝问他为何要危险驾驶;他身旁的同仁,见他宛如克林伊斯威特主演的“大𨱍头警探”,怕他动粗闯祸,赶快出手阻止。

另一名外表斯文的B员警,一遇突发状况,无法妥善处理时,就会当场发呆,手足无措,若是遇到的场面比较激烈,B不但不会上前,还会往后退却,不由自主发抖。

也拥有医院证明的C员警更特别,他一口气向十多家银行申请信用卡,核卡后,又在几天之内把卡全部刷爆,搞得欠债上百万元,银行出面追讨时,家人才紧急出面,代他善后。

另一名自认“目前还算正常”的D警员表示,每天和精神不稳定的同僚一起执勤,好像抱着一枚不定时炸弹出门,遇到状况,不但无法得到支援,自己可能还要分神去照顾同僚;D说,他担心,自己再在这个地方待下去,搞不好有一天也要去看医生了。

有人很混 故意装病

当然,这里面有员警真的是生病了,但也有不少人是借机“装孝维”。为何要“装疯卖傻”,说穿了,就是想凭此证明当作免勤金牌,希望长官最好不要将他们排进勤务表中,要不然就是派些简单又轻松的工作给他们就好了。

警备队的工作,除负责分局的门禁安全外,另须支援辖区巡逻、机动待命支援,偶尔还要协助交通执法及解送人犯,若所有领有医院证明的员警都不排进勤务,最后可能只有十余人能上班。

为了不要影响勤务,这位警备队长花了一番工夫明查暗访,确切了解每人实际状况,以较宽松的标准,将其中两、三人列为真的不适合配枪,留在队部担任内勤,其他的就统统都入列服勤。但编排勤务时有一个重要原则,千万不能将都有状况的两名队员,编在同一网出勤;例如先前所述的A、B、C三员,就不能在一起,以免变起仓卒时,无从应付。

——————————————————————————–

调往内勤 不领枪配警棍

〔记者姚岳宏台北报导〕罹患各种轻重程度精神病症的员警,据调查,台北市各分局几乎多多少少都有,单位主官为免情况失控,影响自己前途,大多将病情较严重的员警调往较简单的内勤工作,真的人手不够需要支援时,干脆不让他们领枪,只配警棍,站在比较不醒目的侧哨以及后门。

目前,除了台北市一、两个甲区警分局,因勤务繁重特性需要,其警备队都是较能干的警员之外,其他分局的警备队都有类似情况。

警方有个传统,各派出所不要的无效警力,就送往警备队集中管理,若警备队也待不下去,就送往保安大队,再不行,就送往各地的保安警察总队接受军事化管理;但问题未告终结,因地方警力需求,保安警察总队又会将辖下警力移拨出去,这些问题员警就被当成皮球踢来踢去,员警是无所适从,单位主官也十分头疼。

不只警备队或保警单位有类似状况,要求素质较高,负责侦办刑案的刑事组,也有侦查员因为繁重勤务,或被公文压得喘不过气来,最近不少人有这些问题。

有一名刑事小队长自我期许很高,因而有长期失眠的困扰,须靠药物帮助才能入眠,但因职责在身,一有风吹草动就必须赶赴现场,久而久之,人就变得恍惚,需要长期就医治疗。

另外一位侦查员,因罹患忧郁症,不敢和长官或同事接触,怕被长官指责,公文也都不敢送批,还把公文藏在柜子里,直到有一天,长官发现他的公文怎么都不见了,一问之下,才知他都没有办,这名侦查员被责骂后,人变得更自闭。

他常常整个下午都坐在电脑萤幕前发呆,一个字都打不出来,某天他在恍神,好像中了邪似,同事发现后立刻报告分局长,经了解状况并征询他的意见后,将他调到警备队后,少了繁重的公文压力,他的精神状况迅速好转,不但正常多了,有时还生龙活虎,转变之大,令人印象深刻,可见警察的工作环境对他们的精神压力有直接关连。

——————————————————————————–

无效警力 太混就应淘汰

记者姚岳宏特稿

和公务员一样,警察是铁饭碗,虽然警察工作辛苦,但是因为待遇相较社会一般水准尚称不错,多数警察仍兢兢业业,捧着铁饭碗苦干。

但任何团体都有害群之马,警察团队中也有一些混世魔王,能混就混,大过不犯,小错不断,长官也奈何不得,而“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多数长官颇不愿在有限的任期内,对这些问题员警大刀开铡,以免断人生计、前途。

所以为了日后好相见,除非是犯了刑案,或做了严重影响警誉的重大违纪案件,否则对这些问题员警都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消极态度面对。

但乡愿的结果,却制造许多“无效警力”。目前警方薪资结构,刚毕业的警察本俸加各种津贴,加上一万七千元超勤,约莫都可领到六万多元左右的薪俸,已比起一般公务人员好了许多,更是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两倍以上的薪水。

有些混字辈的警察不知珍惜,反而有恃无恐,仗着长官也不能对他怎样的态度,数度奚落长官,曾有一名警备队员向队长表示:你把我调走啊,反正我也经历好多地方,大不了再换单位而已。

许多长官都对这些“无效警力”头痛三分,骂也骂不通,他们也不在乎考绩,一些行政处分在他们身上也无关痛痒,依然我行我素。

为何民间企业与政府部门相较,有如此高的效率及活力?

就是因为有严格的绩效淘汰制度,当员工不符合企业的需求时,可能就必须请你走路。相较之下,虽然目前警方也有考绩淘汰的规定,不过却鲜少听闻,有人真的因为考绩连续两年丙等而被淘汰的。

警察有一定的员额编制,若不将“无效警力”淘汰,他们占到的缺,只是连累绝大多数辛勤尽力的警察同仁,更浪费纳税民众的血汗钱。

——————————————————————————–

全台150警 罹精神疾病

〔记者黄敦砚台北报导〕根据警政署统计,全台目前约有一百五十多位警察,曾因罹患精神方面疾病,而接受心理医师治疗,为免不良后遗症,警政署将他们改调为内勤,严格要求不得带枪服勤,必要时甚至会要求他们请假休养,将发生意外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但警政署也坦承,这些有精神疾病就医纪录的警察,因均属于服药可以控制病情的状况,受到公务人员保护法的保障,警政署“无权强予淘汰”,目前能做的就是,要求他们所属单位的主管及同事给予悉心关爱。

据了解,罹患精神疾病的警察,一旦病症发作,严重时会自杀,也有人会持枪犯案;例如多年前一名有精神疾病的员警,病情一发作,竟拿枪到女友上班地点,开枪将女友打死,再举枪自尽,这宗血案震惊社会。

针对警察心理辅导的问题,警政署在各警察机关都设有心理咨商室,并派受过心理咨商训练的“关老师”,为寻求协助的警察做心理咨商,取名“关老师”,是着眼于“关心、关怀”,但是有员警私下戏称是“关起来”,并且担心若向关老师求助,可能会留下纪录,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

警政署的说法是,所有求助纪录都是保密的,不会有外泄的可能,更不会对其工作有所影响。

据悉,关老师若发现求助个案的情况严重,已达精神疾病之虞,便会转介请心理医师做心理治疗,据警政署统计,目前有一百五十多位警察有就医纪录,这些都在警政署列管中,据透露,他们的病症包括忧郁症、躁郁症、强迫症等各类精神方面疾病,不过都能用药物控制病情。

警政署表示,由于警察在外执勤时会配枪,为免发生意外,这些人都改调为内勤或不带枪执勤,甚至请假在家休养。

可是,警政署无奈的说,对于这些有精神疾病的警察,根本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监督,虽然可以督促他们去看病,但却无法时时监督他们吃药,只能要求其长官、同事随时从旁关心。

——————————————————————————–

高压族群 需情绪出口

〔记者魏怡嘉台北报导〕一个警察单位有三分之一的警官有躁郁症或忧郁症,精神科医师表示,以广泛的症状来看,包括轻、中、重三者,是有这个可能。

但就警察公务体系来看,承认自己有精神官能症,这有两个意义,其一为罹病的员警有自我认知,晓得自己不适合执行敏感及危险的勤务;不可否认地,承认自己的病情,多少会对升迁有影响,一般多倾向不说,如今有这么高的比例承认自己的病情,是否意味着这些员警,因某些勤务比较危险而恐惧面对,遂找理由去逃避,此是其二;至于其间的真实原因,须再厘清。

耕莘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杨聪财表示,躁郁症由于有个躁字,很容易让人以为是烦躁,其实罹患躁郁症患者,情绪会很高张,会去做一些较为夸大的行为,如不断刷卡及购物等,从中获得满足;因此,他认为警察单位中有三分之一警官有忧郁症及躁郁症,应该多倾向是忧郁症才对。

杨聪财指出,他曾在军中服务,了解军、警是高压力的工作族群,尤其警察常需处理一些负面事件,不时遭遇挑衅、辱骂,负面情绪累积较快,若不抒发处理,很容易成为心理上的障碍,故警察单位中有关老师的设置,在适当时候,予以警察人员心理辅导,或是让他们吐吐心事及不快,但是它一定要落实最接近工作环境的单位,如派出所及分局等,由上到下确实做到。

当然,有忧郁症的人自伤及伤人的倾向,是较常人高,其间有着较高风险的相关;至于警察或军人是否会因工作压力大,而使得罹患忧郁症的比例偏高?

杨聪财表示,常理上,压力高的工作的确会使罹患忧郁症的比例偏高,但军警人员都经挑选,就算没有经过挑选,也都受到对抗高压力的专业训练,在这样的前提下,除非后面的辅导做得不好,否则比例应不至于偏高。

杨聪财表示,过去的治疗经验中,忧郁症有八成可以治愈,只要依照医师嘱咐规律服药,病情都可以获得相当好的控制,恢复是有望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