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蛮牛下毒案 专家:消费者应提升自觉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钧凯台北十九日电)保力达蛮牛遭人下毒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其中遭下毒饮料瓶身都贴有歹徒的警告标语,但四名误喝民众及便利超商店员却都因缺乏警觉性而忽略,造成目前一人死亡的悲剧,台湾专家纷表示,台湾消费者的自觉能力实在有待提升。

根据警方调查,遭人下毒的蛮牛饮料瓶身上,都贴有“我有毒、请勿喝”的警告纸条,且瓶盖明显有被人扭开的痕迹,但四名误喝有毒饮料的民众却都未发觉有异,甚至连便利超商负责结账的店员也不以为意,让外界开始质疑,是否台湾民众太缺乏危机意识。

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叶安义表示,面对这种恶意下毒的案件,民众其实应该要拥有更高的警觉性,毕竟如果明看见饮料瓶身贴有异常的标语、或瓶盖有遭人破坏的痕迹,无论基于何种考量,民众都不该再贸然饮用。

他指出,相较于铝箔包、保特瓶等易被人以针筒注入毒物的包装材质而言,铁、铝罐及玻璃瓶等密封包装的饮料,其实在安全性上相当有保障,民众只要仔细观察瓶盖是否保持完整,便可十分轻易的判断出饮料究竟有无遭人打开。

尽管安全性无虞,但台湾的玻璃瓶包装还是有进步的空间,叶安义说,像国外的业者便会在瓶盖上再额外加设一片“金属凹片”,方便消费者只要轻轻用手按压,即可透过压得下去与否,来判断瓶子是否仍处于完全密封的状态,台湾虽然早在十多年前即有业者引进同样的技术,但由于成本过高,所以并未被普遍运用。

消费者文教基金会副董事长程仁宏则建议,民众应该养成“二看、一压、一喝”的自保习惯,所谓的“二看”,指的是购买饮料前一定要检查包装上的商品标示及保存期限,接着再确认饮料包装的密闭性,如果是玻璃瓶,就得注意瓶盖是否一体成型、有无遭受外力侵入的不规则痕迹,瓶盖打开时也应有卡擦声。

“一压”是在选购纸盒及铝箔包饮料时,先轻轻按压一下,观察有无气体或液体渗漏;“一喝”则是喝任何饮料时,第一口一定要小口的品尝,只要察觉口感有落差,如发苦、发麻、刺激感等,就要马上吐掉、并漱口。

程仁宏说,民众若喝饮料后感到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并记得请医师出具诊断证明,连同喝剩的饮料或饮料外包装、发票等证据,都可以在事后向业者提出相关的医疗、交通、工作及精神损失赔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