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避免杰利蝾螈 立委选区重划是重大考验

人气: 4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方旭台北二十二日电)台立委单一选区两票制修宪案若过关,未来选区如何重划,已成为朝野各党精算与角力焦点。

如何避免为图利特定政治势力,刻意扭曲选区划分的“杰利蝾螈”(gerrymandering)现象,以求维持选务公平,杜绝因单一选区产生国会问政地方化的弊病,无疑是处理选区划分问题的重大考验。

国大选举结果揭晓,赞成修宪的国、民两党席次共两百四十四席,超过四分之三;未来如果修宪一切顺利,长期运作的复数选区制度将告终结,迈向单一选区两票制。

朝野政党对选制变更的注意焦点,逐渐转向选区如何重划的问题。毕竟国会减半加上单一选区,任何选区变更都将严重影响政治人物得票比例,同时也使得国会议员未来问政与选区服务必须因此提早调整。

单一选区两票制固然有鼓励政党对决效应,但也是一种赢者全拿的选举制度。选区如何划分,直接影响未来政党势力消长,甚至将导致得票率与席次不成比例,当然成为各党政治精算的重要关键。

由于事涉复杂,其实朝野对未来选区划分都已展开研析;不过依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立委选区调整权属于中选会,未来包括各县市选委会选区重画方案,乃至于中选会最后定案,都可能成为朝野交锋的争议关键。

不过在政治学理上,关于选区划分,首要就是避免“杰利蝾螈”现象发生;以美国为例,不但通过立法防堵弊病,要求选区应紧密相连,更规定每十年就必须重新划分选区 (redistricting),反映人口变动现状,美国最高法院也在一九八五年判决“杰利蝾螈”这种以操纵选区边界,为特定政党选举优势的做法违宪。

“杰利蝾螈”(gerrymandering)一辞起源于1812年,当时美国麻州州长Elbridge Gerry,为确保民主共和党赢得更多席次,签署一项法案,蓄意将麻州选区重划,让敌对的联邦人党票源集中在少数选区,保障民主共和党候选人不成比例地当选。

当时重划选区中,有一选区形状相当怪异,状似﹁蝾螈﹂ (saismander),一种长得蜥蜴的两栖动物。于是杰利的政敌便将Elbridge Gerry的姓和saismander的字尾组合而成gerrymandering这个新字,用来影射为照顾党派利益,不公平划分选区的方式。

‘杰利蝾螈’约有三种操作,包括‘过度投票’,藉选区划分,让反对选票高度集中在小选区,甚至集中在原本就会当选者身上,形成选票浪费;或采‘浪费投票’,把反对票源尽可能分散在不同选区,让反对者无法集中选票;也可能采‘内定式投票’,为集中政党势力,划出各类形状的选区。都将严重影响选务公平性。

另一方面,一如部分立委质疑,选区重划后,部分人口较密集的行政区,将发生国会议员与地方民代选区高度重叠的问题,使得立委将面临是否问政地方化的质疑,如果选区划分不能慎重其事,无疑相关问题将更加严重,甚至助长此一趋势。

国会选举攸关立法品质,以及政党版图的消长,如何维持公平竞争的环境,让各政党在民主起跑线上维持齐头平等,自然是民主运作的关键;如何维持一定的公平性,跳脱政治考量,以免爆发新一波政党对立,无疑是选区划分时的重要考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