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国偏狭民族主义高涨 不利两岸交流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佳霏台北二十一日电)中国民族主义高涨,形成反美、反日、反台独情绪,偏狭的民族主义近几年也扩散至非政治层面,出现打压林志玲等台湾“绿色艺人”的现象。学者认为,这只会造成两岸更进一步的分裂意识,不利两岸交流。

根据铭传大学助理教授许志嘉的研究指出,改革开放前,共产主义是凝聚中国民心最重要的意识形态动员力量;改革开放后,中国采取“政左经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长期以来动员社会力量的共产主义被“修正”,使凝聚民心的意识形态阵地出现弱化的危机,影响中共统治的合法性。

中国除了反美、反日外,“台湾问题”也成为批评的议题,姑且不论政治层面的“批扁及反台独”作为,在许多非政治场域中,所谓“打倒绿色台商”、“封杀绿色艺人”等,随着台湾民主深化、台湾主体意识增强,围绕在“反台独”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在中国发酵。

从中国网民攻陷大小网路论坛,抗议台湾歌手张惠妹在陈水扁总统就职典礼演唱国歌、在中国登台演出等事件,成为这波民族主义情绪的重要代表。林志玲近来也因家人的政治立场被认为亲绿,遭中国网友发起抵制运动。

在中国网路论坛流传的“绿色艺人”名单,被点名的原因,只不过是说过自己是“台湾人”或亚洲人,或是父母在民进党团体活动,或多主演台湾本土戏剧等。这些在台湾看来荒诞无稽的理由,却遭中国网民大肆挞伐。

造成偏狭民族主义扩张到非政治层面的力量,除了网际网路,就是两岸媒体的推波助澜。像中国大公报的报导,指名道姓批评张惠妹,明确表明“中国没有绿色艺人的发展空间”,这篇文章传遍中国各地。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副教授张五岳表示,这种针对所谓绿色艺人的封杀和杯葛,只会更疏离两岸人民的感情,增加多数台湾民众对中国的负面印象,替所谓“台独分离势力”累积民意基础而加分。

国际媒体评论也曾指出,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或许可成为当局凝聚共识的重要意识形态力量,但是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却不利于中国内部的发展,这种力量到最后常常不是主政者所能控制,却带来灾难。

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升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对立,不只对美国、日本,甚至延烧到台湾,徒然造成两岸民众的对立情绪,无助于两岸关系的缓和,甚至造成两岸更进一步的分裂意识。对中国当局而言,如何理性引导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不要使这种情绪成为中国发展的不定时炸弹,是新一代领导核心应该正视的课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