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VS家暴

苏子钧
font print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14日讯】体罚和家暴最大的不同在于发生的所在地与行为人,一个地点是家中另一个是学校,行为人也不同,一个是家长另一个是老师,但是受暴者的对象皆为尚未成年、行为能力薄弱、自我主张尚未成熟的幼童或青少年。

政府立意良善,但往往象征性意义大于实质,作秀目标明显,推动执行却走一步算一步。

体罚与家暴在本人长期教育职场观察中,家暴的侵害对孩子会比体罚更为深远,当然两者皆于法不容,只是一般家暴事件,外界不容易一窥究竟,家丑更不会对外宣扬。

甚至,连被家暴的孩子,都还要被施暴的父母威胁,不准跟老师和同学说是被xxx打的,却要说自己摔的……

孩子不仅遭受暴力,还要从小学着欺骗,这样的家庭教育,是否政府更应该强制介入。

儿童除了是父母的心肝更是国家的资产,让孩子在不受身心侵害的环境中成长,是每一位国民都应该尽其所能,绝不是体罚消失在校园,孩子就平安的道理。

常有言,天下父母心、虎不食子,但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或许正在发生着不为人知,或是让大家轻忽而感叹的早知道!

家暴有儿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条规范着;体罚有教育基本法第八条限制着,任何受害对像任何形式的伤害也有刑罚第277条保护着。

我们不能说校园体罚的规范,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性意义大于实质,但是真正能让儿童青少年快乐成长的因子,难道就是保护免于皮肉之痛吗?

身为教师,我认同禁止体罚,但看见负伤来学校上课的孩子,还要一派轻松的在同学及老师面前,告知大家,是我自己摔的啦!触目所及鼻头是酸的!

孩子的第一间教室是家庭,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师是父母,学校教育体制化,家庭教育是否也应该一并研商,毕竟,家庭与学校才是真正在孩子尚未有一双封厚的羽翼前,最重要的成长环境,教师应该提升值能本质,难道父母就可以停滞吗?(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罗莎编译报导)今年的亚运正在卡塔尔(Qatar)首都多哈(Doha)举行,而中国作为东亚的体育大国参加这次盛会。卡塔尔海湾时报11月16日针对中国的体坛成就及其诸如运动员使用禁药和采用体罚的训练方法等背后故事,发表一篇标题为“从病夫到灵巧”(From sick to slick)的专题报导。
  • 〔自由时报记者李颖/永和报导〕32岁妇人“阿贞”生不出儿子被夫家嫌弃,离家后独力扶养4个女儿,却因违反电子游艺场业管理条例通缉被捕,阿贞带着5岁大的小女儿呆坐警局,泣诉这段不堪回首的婚姻,就连检方裁罚易科罚金1万8000元,警方联系阿贞的夫家,丈夫冷淡也不愿帮忙,只说“那是她的事!”
  • 〔自由时报记者傅潮标/苗栗报导〕苗栗县政府社会局每年受理的家暴案件平均约一千六百件,其中八成五的施暴者是老公,县长刘政鸿与苗栗地检署检察长施庆堂昨天扮起家庭“煮”夫,呼吁已婚男子改拿锅铲、丢掉棍棒,当个分摊家务的新好男人。
  • 休斯顿伯尼塔希望之家收留的是我们生活中较不幸的家暴妇女,是需
    戒毒也服过刑,出狱后无家人收留的两三百位短期居民。该希望之家的负责人以自身戒毒的心路历程,感动不少想戒毒的人成功戒毒。以亮丽的成绩及爱心,在政府、工商界以及联邦共同帮助之下,2005年底正式迁入了这个占地七英亩的新址。
  • (记者文昌蓉/台北报导)为迎接耶诞和新年,妇女救援基金会发起“Warm Angel's Heart-受伤天使耶诞礼物募集计划”,希望能帮助这群受受暴儿所列出来想要的礼物,传递大家对他们的关怀,并给予他们爱与勇气。然而这群缩在角落的孩子们所想要的第一个愿望都是家庭和乐与温暖。
  • 【大纪元12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十二日电)立法院今天三读通过“教育基本法第八条及第十五条条文修正案”,明定国家应保障学生学习权、受教育权、身体自主权及人格发展权,并使学生“不受任何体罚”,造成身心之侵害。“校园零体罚”条款公告生效后,台湾将成为世界第一百零九个禁止校园体罚的先进国家。
  • 【大纪元12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嘉韵台北十二日电)立法院通过教育基本法修正案,规定学生不应再受任何体罚;教育部今晚表示,校园零体罚纳入教育基本法,可促使教师发挥教育专业,发展其他有效的管教策略与技巧,更能保障学生的人权。
  • 〔自由时报记者施晓光/台北报导〕立法院院会昨天三读通过“教育基本法修正案”,明文禁止学校体罚学生,避免造成学生身心侵害,并对学生受教权、身体自主权及人格发展权遭受侵害时,赋予救济管道。换言之,即使只是打手心,今后都将不再是老师的正当教育手段。
  • 【大纪元12月13日讯】(据中广新闻蓝孝威报导)立法院昨天三读通过反体罚条款,保障学生的身体自主权及人格发展权,使学生不受任何体罚的威胁,儿福联盟对此表示欢迎,肯定这是一项进步的立法,认为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教导方式,比暴力手段来的更有成效。
  • 【大纪元12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嘉韵台北十四日电)立法院院会十二日通过修正教育基本法,纳入学生不受任何体罚等文字,引发社会广泛讨论,许多家长、教师认为,体罚等同违法,未来恐无法管教学生。教育部今天表示,零体罚不代表不必管教,教师须以更积极的教育专业辅导学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