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管会拟放宽赴中投资40%上限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孟伦/台北报导〕金管会拟放宽上市柜公司之筹资赴中国投资限制!金管会主委施俊吉昨天在立法院表示,为发达台湾资本市场,金管会正研拟放宽多项措施,包括:台商海外筹资用于投资中国、不得超过二十至四十%上限,以及外国企业在国内募集的资金,不得投资中国等。不过,施俊吉也强调,这些仅是他初步的想法,尚未向行政院进行报告。

施俊吉昨与金管会一级主管赴立法院财委会备询,日月光被国际私募基金收购问题,成为立委质询焦点,施俊吉表示,由于日月光占台湾股市市值一%,如果在台下市,对台湾资本市场影响很大。

他并首度表态指出,“台商投资中国不得超过净值四十%之限制,应该考虑适度调整,这虽然并非金管会职权,但他个人认为,确有放宽之必要。”

施俊吉指出,目前企业到中国投资有三种限制,一是投资中国不得超过净值四十%;二是技术登陆;三是资本市场方面的问题。他表示,由于前两项是经济部主管,至于资本市场属于金管会的权责,金管会已经拟定相关松绑措施。

首先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企业,目前不能来台湾发行TDR(台湾存托凭证 ),金管会拟开放这项限制,借此鼓励台商回台上市,也有助台股国际化。

其次是台湾企业到海外筹资,发行GDR(海外存托凭证 )或ECB(海外可转换公司债 ),依目前相关规定,筹资后只能以二十%比率投资中国,若企业承诺GDR和ECB一年内不兑回国内的股票,则上限可以提高至四十%;施俊吉认为,这项限制应该松绑调整。

再者为外国企业来台筹资,基于平等原则,也同样适用台湾企业之限制、即增资后不得对中国投资。他认为,因为有这些限制,所以在台湾初次上市的公司数量在减少,适度的开放解禁,对我国资本市场之发达,将有一定帮助。

不过,施俊吉也直言,这三项开放措施尚未向行政院报告,在此之前,也想听取各方意见。

松绑两岸经贸 本末倒置

记者王孟伦/特稿

金管会昨天在立法院释出将开放资本市场赴中国投资之限制,姑且先不论,这些措施对发达我国资本市场是否有实质帮助?摆在眼前的是,台湾投资中国金额占GDP(国内生产毛额 )比重,位居全球第一,国内投资率反倒是年年下滑;换言之,政府应当先改善解决这个问题,而非本末倒置,拚命思考如何协助企业钱进中国。

很多人常说,政府限制台商西进、民进党政府大搞锁国,问题是数据显示却不是如此。先来比较一下,世界主要国家对中国投资金额占GDP比重。据统计,我国投资中国金额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百分之○点九,快速攀升到2005年的百分之一点七四,名列全球第一名(不含港、澳 ),并超过新加坡、南韩、日本、英国、法国、美国等。

再从“出口依存度”来看,台湾又拿第一名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 )统计,2005年台湾对中国之“出口依存度”高达百分之二十一点五八,远超越我国主要竞争对手国新加坡、南韩等。

还有包括台湾对中国出口以及投资比重,都创下历年来新高,数据会说话,我国经贸已经高度集中且依赖中国,这都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再换个角度看,倘若投资中国越多,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那倒无妨,但问题是,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向恺等人的研究,皆显示台湾投资中国越多,国内投资就越少、经济成长率就越差、失业率就越高,政府怎会反向思考,开放两岸经贸限制?

尤其,行政院嘴巴喊着要“大投资、大温暖”,试问,松绑更多投资中国限制,会让台商加速投资台湾,还是投资中国,答案应该显而易见!既然如此,政府就应该多想想如何改善国内投资,如何振兴国内景气,而不是一味想搞松绑开放。

黄天麟︰反其道而行

〔记者王孟伦/台北报导〕金管会拟放宽上市柜公司之筹资赴中国投资之限制,前国策顾问黄天麟认为,这些措施不仅对于活络我国资本市场没有实质帮助,反而会鼓励更多台商到海外筹资转进中国;他强调,政府当初制定相关限制的用意,是希望企业能够分散风险、全球布局,金管会拟推动的这些措施,完全是“反其道而行。

“这根本就是打算迂回前进,藉以打开台商赴中国投资百分之四十之限制。”黄天麟表示,放宽资本市场对中国投资限制,说穿了还是“换汤不换药”,要帮助台商登陆到对岸发展。

金管会有意开放外国企业来台筹资,也能用于投资中国。黄天麟质疑,有多少真正的外商会有这样的需求?到头来,我国上市公司挂牌数并不会因此增加,反而变相鼓励有意到中国的台湾企业成为外商,好借此摆脱百分之四十投资上限,结果使得台湾资本市场更为萎缩。

鼓励筹资 转进中国

台湾企业在海外筹资,仅能将筹资比率的百分之二十至四十用于投资中国也拟放宽。黄天麟说,虽然这是国外所募集的资金,但这和企业投资中国不得超过净值百分之四十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希望企业勿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分散风险,一旦解禁,无疑是鼓励台商去海外筹资,然后再把钱投资到中国,而非台湾。

黄天麟强调,大家可以回过头想想,当初为何有这样的限制,这才是重点,政府基于全国整体利益考量,希望企业能够全球布局、风险管理,尤其现行两岸经贸限制已相当宽松,否则,台商西进中国的资金怎会累计这么多。 他表示,“无论两岸经贸采取何种形式的开放,必然都使台湾经济大失血、产业空洞化,政府必须站在整体国家发展考量,不可贸然推动松绑政策”。

民进党立委王涂发质疑,金管会不能只单从如何发达资本市场思考,尤其有关两岸政策部分,应该由整个行政团队进行充分讨论,不应该由个别部会来抒发己见,他抨击,像金管会这种释放政策风向球的做法,显然过于“本位主义”。

台联批 苏修路线复辟

〔记者彭显钧/台北报导〕继经济部释放可调整企业赴中国投资上限讯息后,金管会昨日也认为可考虑放宽,台联立院党团批评,这是“苏修路线复辟!”不惜与财团挂勾,不顾台湾人民利益,一旦资金流向中国,哪来“大温暖、大投资”,若苏揆胆敢推动苏修路线,台联势必对苏贞昌全面宣战!

台联立委黄适卓昨日在内政委员会全力阻挡放宽企业赴中国投资上限的两岸条例修正草案,对于金管会也有意放宽,感到愤怒。

黄适卓表示,日前经济部长陈瑞隆已宣称可调整上限,如今金管会也有相同看法,若无行政院长苏贞昌的许可,部会首长怎敢公开主张,背后根本是“苏修路线复辟”。

黄适卓说,苏修路线就是经济的终极统一路线,也是掏空台湾路线,当台湾资金大幅流向中国,台湾经济势必边缘化,最后导向政治的终极统一,绝对无法令人接受。

他质疑,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提出两岸终极统一论,苏贞昌竟然以经济终极统一论相呼应,令人费解;苏揆日前也替马英九的特别费解套,难道苏揆要当政治终极统一论的马前卒!

黄适卓也强调,苏修路线也是和财团挂勾的路线,放宽投资上限后,台湾劳工生计该怎么办,失业率和平均劳工薪资也会更加恶化,苏修路线只替财团利益护航,不顾广大劳工权益。

政院若推动 将宣战

黄适卓说,台湾的经济发展需要增加投资,不是把资金都往中国倒,行政院说要推动“大温暖、大投资”,看来是骗人的!如果行政院要推苏修路线掏空台湾,台联势必和苏贞昌全面宣战。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