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画家

自学有成的画家 — 叶春新(一)

周宇
font print 人气: 35
【字号】    
   标签: tags: , ,

台湾最北边的基隆是个依山傍海的港市,地狭人稠。在基隆土生土长的自学画家叶春新,对基隆有着浓浓的乡情。他的作品大多取材自成长经历中最熟悉、最亲切的景象,从旧门板到小巷道;从渔船到港口,从山颠到海湾,无不流露了作者对家乡深情的观察和表述。

叶春新虽没有正式经过美术学校的训练,但是在小学三年级左右,他就明确了自己要成为画家的志愿。此后凭着自己的天分和努力,并且不断在过去的名作中吸取养分,逐渐找到自己的路。我们将陆续介绍画家的创作历程和他的作品。

台湾画家 叶春新

(一)巷道系列

对叶春新而言,狭窄的巷道不是为了表现空间的局促,而是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切联系。

小时候,常常看到大人们在家门外、巷口间,三三五五地闲聊家常。今日社会这种景象已不多见,因为人们工作繁忙,下了班的休闲活动通常是电视;加上人们自我防卫的心理,即使住在对门的邻居也不常打交道了。

所以叶春新表现的这种窄窄的巷道、这种空间的紧密感,是一种对传统社会浓厚的人情味的怀念。但是他画面中却极少出现人迹,是不是因为今日人情已经淡薄,徒留一片寂静?这看似空寂的巷道反而能让观众去想象,曾经的人来人往,曾经的亲切招呼和问候…

其实,即使画中空荡无人,也丝毫不显得冷清;因为其中的墙与墙,门与树、电线杆和窗户,光线与阴影,在画家有致的安排下,也在热烈地呼应、对话着,仿佛填补了那不复往昔的怅然…@

巷道系列 1

巷道系列 2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湾最北边的基隆是个依山傍海的港市,地狭人稠。在基隆土生土长的自学画家叶春新,对基隆有着浓浓的乡情。他的作品大多取材自成长经历中最熟悉、最亲切的景象,从旧门板到小巷道;从渔船到港口,从山颠到海湾,无不流露了作者对家乡深情的观察和表述。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体现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画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称“湖州派”。对后世墨竹发展影响极大。他的表弟苏轼亦曾为其写过许多首题画诗。今天我们就从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图》来看看,这幅画为何让人过目难忘?
  • 我在《胡笔标准:千百年来第一人,创造出毛笔的标准》〈自序〉曾提及,年轻时拚搏事业,每天工作十六小时都不觉苦,一直到了五十岁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树盆栽,欣赏之余,蓦然惊觉人生已过了一半,该是放下脚步,开始修护保养身体的时候了。
  • 霍尔班以肖像画闻名于后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艺复兴画家,霍尔班是以宗教题材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霍尔班在巴赛尔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画,这些早期作品显示出来自丢勒、格吕内瓦尔德和巴尔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国画家的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