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市府两演艺团体前途堪虑

北市国群龙无首 北市交无经费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赵静瑜专题报导

身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两个演艺单位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与台北市立国乐团,今年开春以来就没有好消息,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每年“正式”演出不到三十场,令人汗颜这是否配做为一个职业交响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发展将近三十年,有艺术总监与没有艺术总监都一样没有生气,比公务员更像公务员,日前遴选总监无一人出线,令人无法期望该团未来。

身为台北市文化局辖下的两个演艺团体,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与台北市立国乐团的层级属于市府三级单位,对于一个具有强烈主体发展性的音乐团体来说,已经压缩原有空间。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今年业务费用三千万出头,扣掉文宣费用四百万,每年都要办的台北市音乐季一千八百万,真正花在北市交规划的不到一千万,不到一千万要如何邀请优秀的独奏家或客席指挥刺激乐团成长,又要如何给市民音乐上的启发?

为了预算,北市交的预算送到议会之前,已经在文化局被砍,理由是要“统删”,到市政府之后又被砍一次,才到市议会,文化局对于乐团的发展根本没有全盘的思考。当这些问题反映到文化局身上,文化局长廖咸浩的回答竟然是“有多少钱,做多少事。”除了完全可以容忍乐团人事费用高达一亿一千万,回馈给缴税的台北市民正式音乐会一年不到三十场之外,完全显露守旧不出错的落伍公务员心态。

每年台北市文化局花在诗歌节、电影节、儿童艺术节甚至台北艺术节的活动费用,远比需要长期养分的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多得多,却忽略文化的本质需要长期发展的过程,这种只要秀要花俏要媒体版面的文化主管机关,究竟有没有完整的文化政策,令人遗憾。

北市交的问题在于没有“钱”,台北市立国乐团的问题则出在没有“人”,日前北市国乐团音乐总监遴选首轮,无人出线,文化局新闻稿上明白写着:“文化局‘考虑’再次广征人才。”补选日期未定,补选日遥遥无期,这代表目前当权者仍然可以趁空档操控乐团,乐团依旧没有方向。

台北市立国乐团没有选出音乐总监的理由是对国乐团定位与民族音乐专业发展的大格局思考不足,但事实发展这么多年,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定位是什么?还是只会邀请中国各省的民族乐团或者是民乐名家分批来到台湾做演出,或者帮佛教团体做演出当背景音乐,就算业务,放眼台湾的国乐团体,国立实验国乐团妾身未明,却力求发展,内部改革换血,外部寻找赞助;更不要提民间的采风乐坊开拓国乐音响空间,让国乐有现代化的尝试,身为职业的、安稳的台北市立国乐团,却忽略了它在音乐上应该完成的冒险与尝试,主管机关以及当前的主管者都难辞其咎。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