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回教什叶派与逊尼派不和由来已久

人气 88
标签:

【大纪元2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钟行宪台北特稿)伊拉克回教什叶派圣殿阿斯卡里清真寺遭人炸毁,引起的宗派暴力相向并未因政府实施宵禁而平息。虽然宗派紧张关系毫无疑问是美国领导入侵以来,伊拉克暴力不断的一个主要因素,许多人认为单只归咎于宗派意识是言过其实。

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教义、仪式、法律、神学和宗教组织都不同,也是回教历史上由来最久而规模最大的分裂。

两派最初分道扬镳是由于西元六三二年回教先知穆罕默德辞世时,应当由谁继任穆斯林社会领袖引起争论。一派穆斯林遴选巴克出任领袖(caliph),但是另一派认为先知的女婿阿里才是合法的继承人。

虽然阿里最后成为第四任穆斯林领袖,但是他的合法地位一直受到质疑并在六六一年被人谋害。然而,他的主要对手穆雅维叶继任穆斯林领袖后,阿里派也拒绝承认他的合法性。

阿里的儿子哈山与胡笙继续反对穆雅维叶,双方因而爆发战斗。哈山在六六九年遭人毒杀,胡笙则于六八零年在卡巴拉附近的战斗中阵亡。

阿里、哈山与胡笙随后都成了什叶派穆斯林相信是真主钦命的穆斯林领袖imam。imam领导的制度持续到八七八年,据说第十二任imam马蒂当时在萨玛拉阿斯卡里清真寺底下的一个洞穴中不知去向。

不肯相信马蒂已死,什叶派一千一百多年来仍在阿斯卡里清真寺祈祷他重返。他们相信,这位隐藏的领袖重返会扭转他们的命运,也将带来神圣正义。

逊尼派拒绝接受imam领导的原则,而相信根据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集成的回教律法至高无上。

逊尼派在穆斯林世界是占多数的宗派,但是什叶派约占伊拉克人口的百分之六十,逊尼派仅占百分之三十五(百分之二十为阿拉伯人、百分之十五是库德族)。

然而,人口占多数并未带来同样的经济与政治权力。逊尼派阿拉伯人反而一向是伊拉克的社会精英。

伊拉克的逊尼派是在逊尼派土耳其人的奥图曼帝国统治中东将近四百年期间开始崛起,这种情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图曼帝国战败时也未结束。

英国在一九二零年托管伊拉克时,让逊尼派在政府与军中担任要职,抑制什叶派的权力。逊尼派军官逐渐政治化后,终于在一九五八年推翻英国扶植的王室。

由于逊尼派阿拉伯精英不受影响,世俗的阿拉伯社会复兴党在五年后发动的政变也未矫正此一不平等。

对政府支持的世俗政党不断成长感到权利遭剥夺而逐渐担心的什叶派,开始集结在著名教士身边并要求政府回归伊斯兰原则与社会正义。

什叶派占百分之八十九的伊朗在一九七九年发动的伊斯兰革命,激励伊拉克什叶派反对社会复兴党,也让总统萨达姆逐渐害怕伊拉克发生同样的革命。

在一九八零年什叶派政治活跃分子试图刺杀副总理后,萨达姆的回应是处决两度领导民兵叛乱的激进什叶派教士萨德的叔叔萨德大教长。这是高级教士首次被杀。

在伊拉克稍后对邻国伊朗宣战时,萨达姆也加强残暴镇压什叶派。成千上万的什叶派被放逐到伊朗或遭到囚禁、刑求和杀害,政府并限制宗教仪式和朝圣活动。

到一九九一年波斯湾战争后,美国总统老布希鼓励伊拉克人群起反抗萨达姆,但因缺乏美国的奥援,伊拉克南部的大规模叛变迅速遭到残酷镇压。

在二零零三年推翻萨达姆政权后,逊尼派阿拉伯人至高的权力突然被扫除殆尽。美国领导的联盟临时管理当局执行的去社会复兴党化计划罢黜了萨达姆培植的大部分逊尼派精英,而由什叶派取而代之。

对此愤懑的逊尼派阿拉伯人逐渐感到边缘化,因而抵制美国拟订的政治过程,并开始支持反对占领的好战分子。

虽然最初的攻击是以外国军队为目标,但是札夸威领导的伊拉克盖达组织等逊尼派极端分子团体随后也开始攻击当权的什叶派。

部分逊尼派认为什叶派是异端宗派的看法,也使宗派杀戮愈演愈烈。叛乱分子攻击卡巴拉、纳加夫和萨玛拉等地最重要的什叶派清真寺,并杀害许多什叶派政治人物、教士、军警和平民。

这种攻击显然已将宗派紧张关系推升到新高,但它们并非伊拉克暴力迄未稍遏的唯一原因。库德族与阿拉伯人间的族裔冲突与部落主义也导致伊拉克最近几十年的不安定。

由于伊拉克人接纳不同的意识形态并参与各种结社,政治团体对国内暴乱也难辞其咎。

此外,许多伊拉克人声称,他们的社会,尤其是首都巴格达,事实上大致是见闻广博而没有偏见的,阶级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都超过宗教。

相关新闻
中国高管被指控大规模受贿 阿迪达斯展开调查
乌克兰和平峰会落幕 联合公报引关注
【新闻五人行】G7批中俄 美欧对中共祭出大招
【名家专栏】“双重思维”在体育界无法立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