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达人】彭元岐 传递凉井人文雅致内韵

陈丽平
font print 人气: 192
【字号】    
   标签: tags:


  乐 观、爽朗是大家对于彭元岐的第一印象,一套“渐层式国学系统”的著作,令他的名字陪着许多学生渡过苦闷的高中岁月,然而更多人因他的努力与坚持而走进了客家文化中。

  将 自己定位为新竹人、新埔人、客家人的他,在民国93年的时候,创办了“凉井咖啡人文讲堂”,他笑称一切都是新埔镇柿饼产销班班长刘兴武害的,他才会如赶鸭子上架般将自家庭园开放给外界参观,虽然这令他的生活忙碌不堪,然而获得的回应与感动,却令他再怎么累也要坚持下去。

  彭 家古厝门前的那口凉井,已有百年历史,在自来水系统尚未普及的年代,是旱坑里唯一的水源,使得这里向来是新埔镇的重要地标之一,而邻近的窑坑更是新埔地区少数仍在运作的碳窑,从小就在传统与历史渊源深厚环境中长大的彭元岐,非但没有排斥感,反而对于文学、国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曾 经获得全国扬琴比赛冠军的他说,当时大学联考失败,重考时为了抚平心灵的创伤,不断的练习扬琴,没想到竟意外拿下冠军,也平衡了当时巨大的失落感。提起这件事,彭元岐的脸上浮现的是满满的笑意,扬琴冠军的得意早已盖过了联考的失意。


  平 时他也会教导学生学习国乐,现在每个礼拜都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可别以为国乐这种东西乏人问津,光是在小小的新埔镇里可就有三、四十人参加,许多父母都拉着小孩一同来学习,常常都是爆满的情况;而他自己开办的凉井咖啡人文讲堂更是行程满档,周末时总是有艺文界知名人士到此演说,虽然地方很小,但是来的人可都大有来头,包括寒夜三部曲的作家李乔、台大人类学教授曾振名、国宝级客家山歌大师徐木珍等,这些朋友应彭元岐之邀前来演说,有时甚至不收取任何演讲费还自掏腰包赞助,令他十分感动。
 
谈 起凉井咖啡人文讲堂,彭元岐也有一套不同常人的经营方法,无论是咖啡、甜点、花草茶全都是由主人家自行调配包办,他说客人来到这里,是要感受环境与人文气息,而不是要烦恼食物的事情。这里的咖啡就是咖啡,没有摩卡、蓝山的分别,但是他保证这里的咖啡绝对够水准,而且兼具香、润、甘的口感,入喉之后就像品茗一样,会有回甘的感觉,不会让客人失望。
 
不 过以人文为主、咖啡为辅的讲堂,也曾经发生过令他沮丧的事,曾经有一对男女开着车子来到这里,上了斜坡后又随即绕下来,见到他时,居然对他说:“你们这里就这样吗?”他当时回答:“你能‘见到’的就是这样!”接着男女便开着车走了。没多久之后,另一对男女同样开着车经过这里,下了车之后,男客人与他谈天说地了整个下午,女客人则安静的陪伴在侧,结账时男客直呼:“这真是太便宜了!”女客则温柔婉约的说:“最值得的是彭老师陪你聊了一个下午。”两个天南地北的对照组,令彭元岐感触良多,虽然有很多人抱着游客的心态来一探究竟,但这里浓浓的人文气息还是得要有缘人才能领略。
 
彭 元岐对于客家谚语也十分有研究,他说这都要归功于他有一个客家活字典,那就是八十几岁的母亲,他常常会仔细听母亲在说什么,只要有未曾听过的话,就会赶紧记下来,经年累月下来令他也成了客家谚语的达人。如果登上彭元岐的个人网站,除了介绍凉井之外,还会意外的发现有关彭元岐的身世之谜及由来,当问到他为何要将自己的成长过程、族谱公开在外时,原本爽朗的他却开始不好意思了起来,反而是站在一旁的夫人替他回答说:“因为他喜欢脱光了给人看。”虽然是句玩笑话,却将彭元岐坦荡的个性表露无遗。
 
问 到忙碌的生活如何调适,彭元岐则是苦笑着说,现在最大的休闲娱乐就是回家拔草,因为事情太多了,家里人手不足只能趁着空闲的时间赶快拔杂草,就像是他母亲说的“草永远除不完,但不能不除”,想来对于文化推广,彭元岐也将抱着这样的心态,坚持到底吧!摄影撰稿:撰文/陈丽平 摄影/谢礼仲

——本文转载自《OTOP地方特色网》 http://www.otop.org.tw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 投县鹿谷乡特用作物产销班第5班班长张富钦,以产制冻顶乌龙茶为主,利用夏茶产制团粒状的“贵妃茶”,施用含氮量高的有机肥,诱使小叶绿蝉吸食茶菁,增加贵妃茶的茶菁产量;研发冻顶茶茶菁发酵技术及低温烘焙法,并发挥创意,将贵妃茶加入红茶,研发“贵妃红玉冷泡茶”立体茶包,有效缩短冷泡时间。所产制的乌龙茶以“富源茶圃”品牌行销,贵妃茶则透过产销班以“顶贵妃”、“贵妃美人”共同品牌销售。对于推动个人茶叶及产销班贵妃茶系列产品,均积极参与、绩效优异,获神农奖表扬。
  • 带 有特殊气味的椒类,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健康蔬果,近年来市面上除了青椒外,也常见到红色、黄色的彩色甜椒。通过多层评选,并获得满分的94年神农奖状元刘赞和,就是在南投县埔里种植彩色甜椒的农民。
  • 东南亚最大的香鱼养殖场“八甲休闲鱼场”,是曾获选十大杰出农村青年的黄玉明一手打造出来的。在黄玉明十多岁还在当工人时,表哥曾对他说:“一口饭配一粒花生米,这样你才能尝出花生的美味。”捱过穷困的日子,表哥的花生米哲学教会了他“学问知识向上顶,生活享受往下看”的知足心态。
  • 你看过没有刺的仙人掌吗?还是闻过奇臭无比的仙人掌呢?在宜兰员山乡有座隐密的仙人掌王国,里头的仙人掌多达一百多种,这座王国是三年前由花农张世民一手打造,爱仙人掌成痴的他,白天是台电的员工,下班后摇身一变成仙人掌园丁。原本只是对仙人掌的多样性感兴趣的他,在累积知识与经验后,晋升职业级水准,现在在网拍的市场上,是个询问度极高的仙人掌达人。
  •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高智晟,维权
    今天是我向胡锦涛、温家宝写了反映残暴的地方政府非法迫害自由信仰者的公开信发表的第三十五天,也是中国政府开始非法用下作的流氓手段二十四小时盯守、贴身跟踪我全家的第三十三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