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毛巾特别防卫 传产指标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曾慧雯/专题报导)台湾自从2002年2月15日开放中国毛巾进口以来,国内毛巾业者就受到不小的冲击,在生存已经面临严峻考验的困境下,业者只好提出对中国毛巾采取特别防卫措施的申请案,希望换取产业喘息的机会。

根据统计,台湾毛巾的原料棉纱进口量,从2001年的1万6933吨,跌至2004年的6677吨,仅为2001年进口量的39%;而台湾毛巾营运家数,也从2001年的64家,下滑至2005年的30多家。台联党籍立委赖幸媛表示,2002年2月开放中国毛巾进口后,台湾的毛巾业无论是进口原料量、营运家数或从业员工数都显着减少,可见2002年是影响台湾毛巾兴衰的关键。

赖幸媛表示,除了毛巾外,包括家具、磁砖、陶瓷、化妆品、肥皂、袜子、大理石与针织毛衣等10余种传统产业也都因为生存陷入困境而向她陈情;她说,如果毛巾业的特别防卫措施成案,之后将有许多案例可以一一援例办理,可说是为台湾筑起一道产业经济防火墙,也是重要的经济“护根行动”,能够协助更多台湾传统产业。

4月7日第二次听证会

今年3月2日召开首次毛巾产业损害听证会后,经济部贸易调查委员会已做成产业损害认定,4月7日将会召开第2次听证会,听取各利害关系人对于救济措施的意见;听证会结束后,经贸委员会开会讨论,会将救济措施建议送交经济部裁量,裁量结果最晚在4月17日前公布。

而在接下来的60天内,经济部会与中国进行咨商;若未达成协议,我方虽然还是可以径行采取降低配额或提高关税等防卫措施,但中国也可能在防卫措施实施3年后对我国采取相对的贸易报复。

赖幸媛指出,中国毛巾进口额顶多1年新台币1亿元,她认为就算中国要采取相对措施报复,政府也不会无法负担1亿元,“为了拯救1个产业,付出1亿算什么?”

赖幸媛强调,中国销往台湾的毛巾金额所占比例很小,对中国根本不重要,世界贸易组织(WTO )也不太可能处理此案,中国之所以看重毛巾案,只是因为不想用“政府对政府”的方式和台湾谈判罢了,因此台湾政府应该正面迎战,为传统产业争取生存的机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