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正体字具文化传承与艺术美感 时间将证明优势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4月30日报导】探秘中文简繁体流变专题报导 (中央社记者刘嘉韵台北三十日电)全球掀起一股中文学习热潮,中国大陆也以强势的政治力与外交手腕,向外推销简化字,许多人忧心正体中文字将被边缘化,并逐渐消失,文字学者却认为,表面上看来,正体字似乎处于劣势,但正体字具有悠久文化传承与艺术美感,时间将证明正体字所具的优势。

中国在世界推动简化中文字不宜余力,许多学习简化字的外籍人士,为了书写便利或是着眼中国庞大的市场经济,不得不学习简化字;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系教授蔡信发指出,在谈正体、简化字优劣前,必须先了解中国推动简化字体的背景,中国政府于一九五六年,为了扫除文盲等需要,推出汉字简化方案,不过中国政府现在大力推动简化字,却是政治力因素大于文化因素。

蔡信发说,中国推动汉字简化的背景因素,现在已经不成立,推动简化字,文盲依旧存在,而现代电脑科技,已能解决汉字输入的问题,因此只要学会输入法,学习正体字并不会比较困难,反而学习正体字形、结构,远比学习简化的符号还来得容易。

他说,“人都是有良知的”,许多对岸学者也认同正体字的优点,如果不考量政治力,正体字的正统性与优美性,是两岸文字学者的共识。

蔡信发举亲身经历说,曾在国际研讨会中,中国学者私底下曾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认同正体字的正统性与文化传承,但隔天到了公开的会议上,这名学者又大力反对正体字,会议结束后,他送这名中国学者到机场,学者又私底下向他表示,“昨天在会议中发生的事情,希望你不要介意”。

蔡信发表示,政治力的因素让许多学者失去立场,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时,主张破四旧,把孔子、儒家学说批得一文不值,也到处捣毁孔子塑像,但现在孔子却又变回了圣人;正体字具有悠久历史传承与文化背景,表面上正体字看起来处于劣势,但只要政府坚定立场,不媚俗,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东吴大学中文系教授许清云说,正体字是艺术结晶,更是国宝,尽管中国政府大力推广简化字,但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限度,民众出现文化需求,更需要认识正体字。

许清云说,古代流传下来的石碑刻文、故宫墨宝都是以正体字书写,中国大陆再怎么改,也不可能把这些古迹全部改成简化字;中国民众去名胜古迹参观,看不懂石碑刻文,去北京故宫参观,却看不懂墨宝,是“对不起自己的文化”,因此中国将会出现文化需求,民众将反过头来学习正体字。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凤五指出,五四运动时,将中国的落后原因归咎于汉字落后,中国推行简化字运动就是这种错误思想的延续,以台湾和香港为例,这两个地方都不使用简化字,但文盲比例却远低于中国大陆,因此可以反过来思考:在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方面,正体字的贡献远超过简化字。若依照这个逻辑,中国大陆应及早实行正体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