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决策无远见 冲击经济发展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欧祥义/特稿

国民党决策缺乏远见,台湾中油公司高雄厂关厂如此重大决策,竟然才十七年就破功,如此政党虽然整天把经济当成专长挂在嘴上,却不免让人质疑要如何带领台湾经济发展。

台湾中油高雄厂及周边仁武、大社石化专业区,是六十年代十大建设的重大指标,国乔、长春、中石化、中纤等石化中下游厂依附高雄厂,为台湾出口创汇的主力,民国七十九年郝柏村与萧万长决定要拆迁关闭高雄厂,有没有想到对这些石化厂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冲击?

十多年来,高雄厂廿五年拆迁关厂承诺,像个紧箍咒牢牢箝制台湾中油,台塑六轻在云林离岛工业区,不断扩厂壮大,台湾中油却只能在前国民党高官政治咒语中,守住日渐缩小领域茍活,竞争力此消彼长不在话下。

台湾中油与台塑石化竞争力的消长与一般民众息息相关,若国内石油炼制业出现台塑一家独大情形时,绝非国人之福,尤其是日常生活所需汽柴油的价格,恐怕连政府的公权力都难以掌控。

这不是对台塑有敌意的危言耸听,商业活动的本质本来就是如此,市场占有率大者永远具有制订游戏规则的权利。

试举国内不锈钢市场为例,过去几十年来,省营的唐荣铁工厂都是国内唯一的不锈钢炼制厂,岛内不锈钢价格高低,都得看唐荣的脸色,但是后来年产量是唐荣两倍的烨联不锈钢运转后,不锈钢市场就以烨联马首是瞻,唐荣已失去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力。

自政府开放各项独占事业以来,台塑积极投资发电、炼油等民生公用事业,经营绩效远高于台电、台湾中油等国营事业,已是不争的事实,国营事业虽处处挨打,但受惠于过去的经营规模与人才,对稳定油电价格仍具一定影响力。

国营事业对市场价格影响力存在的前提,是各事业仍必须具备相当的规模,唐荣由老大变卒仔殷鉴不远,很难想像,若国内油价是由台塑开盘,那会是什么情景?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