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文藻学子泰北爱心行脚 分享志工服务经验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程启峰高雄八日电)文藻外语学院今天下午举办“另一个华人世界─泰北志工经验分享会”,由七位今年暑假前往当地服务一个月的志工学生,分享他们的服务学习经验,现场有师生近一百人参加。随行赴泰北的天主教台湾明爱会代表张正瑶也专程南下,肯定学生们的爱心及志向。

会中并播放由七位同学自行剪辑的泰北服务影片,其中泰北小朋友认真学习的态度与依依不舍的眼神,让大家印象深刻。

这群前往泰北服务的同学都是文藻“国际服务学习团” (简称WISLA)的团员。该团今年三月成军,目前有十一位成员,其中七人今年暑假随着天主教台湾明爱会组织总计四十人一同前往泰北。文藻七位同学主要服务的学校为昌良村育英中学及猛纳村暹华小学,共服务近三百位学生。授课班级从幼稚班到初中三年级,授课课程包括正音、国语、英文、数学、电脑、团康、音乐、球类、生命教育、儿童故事及图书整理等。

德文系学生黄绮说,这次泰北行令她印象最深的是,当地学校只有一间教室,大小仅为台湾普通教室的一半,这间教室却供全校四个班级使用,教室内有三面黑板,全校却仅有一位教师授课,教师要轮流上不同的年级及课程,困苦的教学环境为台湾学子难以想像,不过,当地学生却很好学。

另一位张静玮同学则说,认真是她变得不一样的地方,以往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网路上逛,从泰北服务回来后,现在不仅读书的时间变长了,态度也转变了,她觉得自己要身体力行,不能教小朋友一套,自己做的又是另一套。因此,现在她再也不像以前,只有要考试时才念书,几乎每天都会读三、四小时的书。

担任摄影的张书尧同学表示,此行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今年二十四岁的惠芳老师,是从缅甸逃过来的,虽然只有国小毕业却能在泰北的育英中学担任老师。她有一个两岁小孩已经会自己打水洗澡,当他们看到这一幕时,每个人几乎都红了眼眶,很难想像环境的困苦,逼使每个小孩都要提早成熟。

他说,还有一位难民小孩冠才,家境非常困苦,但是在难民村里,他的成绩几乎都是第一名。他最大的心愿是到台湾读书。当他们要帮冠才拍摄影带的时候,这个小朋友说出“我会好好加油,希望有朝一日到台湾读书”,一时令他很心酸,因为冠才根本没有身份证,因此无法出国,但是年纪小小的冠才,却不放弃对求学的梦想。从泰北回来后,他学会更加知足、感恩与惜福。

张正瑶代表明爱会感谢文藻学生在泰北的奉献。她说,WISLA 团名取的很好,用学习来服务。同学们透过这次的服务学习,体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并学到把握当下学习的机会,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富,这是最难得的,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让知识因为分享而更加丰富。

WISLA 将在学校内招募新成员,未来除将持续参加泰北志工服务活动外,明年暑假并将规划到印度“垂死之家”进行志工服务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