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用卡债9150亿 下波金融核爆?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1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张东光编译) 今年七月爆发的次级房贷事件,牵动了全球市场9千亿美元流动性问题,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此刻回想起来,整个事件的原因就是券商将问题债证券化,银行则毫无节制的放款,以及消费者被无力偿还的负债压垮所致。

这个次级房贷造成的影响还余波荡漾之际,现在又浮现了另一个消费端的未爆弹—信用卡卡债问题。根据CNNmoney报导,许多专家开始担心,一旦花旗、美国运通公司、美国银行等这些大型发卡银行开始紧缩时,卡债这颗未爆弹随时有爆发的危险。

信用卡呆账攀升

第三季美国银行业的获利数字是2001年以来最差的一季,除了归咎于次级房贷的重创外,也隐约浮现了持续攀升的信用卡呆账的问题。其中,花旗第三季获利衰退57%,而且由于信用卡呆账的攀升,可能要再提列22.4亿美元的呆账准备。此外,美国运通公司也看到了卡户资金紧俏的一些征兆,同时将在其核心业务的美国信用卡部门额外增提44%的呆账准备。

而第一资本公司(Capital One)、美国银行,以及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均表示近期会多提20%的准备金,打销信用卡呆账损失。尽管现在美国的信用卡逾期缴款比率仍在历史低档区,但已出现攀升的转折现象。第一资本公司、华盛顿互惠银行、花旗、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在第二季信用卡逾期缴款率平均减少了2%,而第三季却突然增加了13%。

即便如此,此时的消费者和发卡银行可能都还没警觉到信用卡即将到来的风险。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执行长克劳斯彼得(Klaus-Peter Mü ller)最近来美国旅游时感到很震惊,因为他看到电视广告还在大力推销无条件的信用贷款。在德国,他早就要求公司紧缩信用贷款的标准了。他说: “我认为现在信用贷款存在着消费者不还款的道德风险问题。”

那么是不是美国信用卡的卡债问题会成为另一个震撼全球信用市场的未爆弹呢?
这个答案就见仁见智了。

负面观点

德意志银行的金融分析师麦克(Michael Mayo)表示: “我们正保持高度警戒的状态,关注未来是否产生骨牌效应。”美国研究机构TowerGroup的分析师丹尼斯(Dennis Moroney)则预期那些一直利用房屋抵押贷款(home-equity lines of credit)来支付信用卡卡债的消费者,此时应该是卡债债台高筑,随时可能出问题。因为当房价上涨时,消费者利用价值节节攀升的自用住宅来抵押贷款是很容易的。然而,当房价反转时,抵押借款就难了,入不敷出的消费者偿还卡债就出问题了。

就像债务抵押债券(CDOs) 和其他资产抵押的有价证券一样,信用卡卡债也是被分割成有价证券的形式出售。最糟糕的情况可能就像滚雪球一样,持续的呆账不但伤害发行银行本身的盈余,也会损及用卡债回收做担保的有价证券的价值。这些卡债相关的有价证券的价格会因为持卡人不断的倒账而持续下跌,不但银行会亏损,连避险基金的投资组合也会出现亏损,而持有这类有价证券的法人和退休基金也会提列亏损。由于影响层面极大,一但卡债问题爆发,也会像次级房贷一样对经济造成冲击。

正面观点

首先,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的银行业分析师梅乐蒂斯(Meredith Whitney)表示: “卡债问题绝不可能是下一个经济的未爆弹。”因为次级房贷问题是在房贷缴息出现明显问题后的几个月后才爆发出来,而信用卡呆账问题才刚刚开始而已,未来的发展还有待观察。

其次,总部在辛辛那提的美国上市银行Fifth Third Bancorp的财务长克里斯多福(Christopher Marshall)则指出美国的信用卡证券化已经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大家都能了解”,而比较起来,次级房贷的证券化就“比较模糊,大部分的人还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所以,卡债问题已是老问题了,对经济的冲击应不会像次级房贷那么大。再其次,监督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等机构对此也相当有信心。美国权威的风险评等机构Fitch的常务董事凯文(Kevin Duignan)表示: “核心消费者资产证券化这块领域的表现可能出现适度恶化的现象,但还不至于造成大幅度的评等调降。”

英国的前车之鉴

关于卡债问题,英国就是美国最好的前例。因为英国的消费者与美国一样都有过度消费的习惯,但是英国的房地产则领先美国上涨和下跌。从英国的例子来看,房市在景气循环上领先了信用卡市场18个月。自2005年第四季以来,英国的信用卡逾期缴款与呆账的比率增加了50%,迫使银行进行大量的打销呆账。以此推估,今年7月发生的次级房贷事件之后的18个月,也就是大约2009年初美国的卡债问题会跟现在的英国一样严重。另外据调查,目前英国有6%的房贷户使用信用卡偿还房贷。当然,这是饮鸩止渴的作法,因为贷款利率即使再高也是信用卡利率的一半。

看来美国的房贷户应该节制消费,增加收入,积极保有住宅才是上策。(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鼓励卡债族续还钱 当期款缴过半 暂不算毁诺
利率扬 学者忧台金融机构潜在房贷危机
台湾前8月信用卡转销呆账年减44%
卡债协商找消保官 免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