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传》读后赋得

高优锷
font print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台湾画家、作家及美术教育家王家诚先生作《郑板桥传》(九歌出版社),文字畅顺,优雅,感人。出版后赠侨居亚特兰大著名国画家安和女士一册,年前安和画家贻赠该书予坤穗与我。丙戌岁阑重读一过,得七绝十首,并呈安和大姊正韵。

(一)少年

骄横放纵少年时,兴化东门一混儿。
酒醉斗殴寻事闹,谁知三绝令名垂。

注:郑板桥被誉为诗书画三绝。

(二)扬州

小秦淮接瘦西湖,月缺月圆脂粉污。
酒暖香温箫管歇,梦回那觉是欢愉!

(三)扬州天宁寺

高歌一曲复长啸,剑动风云古木摇。
白眼向天为一醉,天宁寺静破心焦。

注:板桥能击剑,常与好友在天宁寺谈书论剑。

(四)仕途

仕途困顿历三朝,七品花翎旧板桥。
冬雪消融春暖日,半瓶新酿乐逍遥。

注:板桥有一方“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印,他于康熙五十五年,(一说四十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乾隆七年始为七品范县县令。板桥另有印“二十年前旧板桥”及“七品官耳”。

(五)山东范县

范县民情纯且朴,无为而治两安然。
邻鸡啄食衙门内,和尚携来蔬菜鲜。

(六) 板桥焚词

填词要诀一席陈,瞽者心清韵自新。
忽觉敲诗多生涩,付之一炬不留尘。

注:陈孟周为一盲人,问起板桥填词方法,板桥为其诵李白菩萨蛮及忆秦娥,并分析两首词的体裁、音调、平仄。数日后板桥听到陈所填两首忆秦娥:

“光阴泻,春风记取花开夜。花开夜,明珠双赠,相逢未嫁。旧时明月如钩挂,只今提起心还怕。心还怕,漏声初定,玉楼人下。

何时了,有缘不若无缘好。无缘好,怎生禁得,多情自小。重逢那觅回生草,相思未创招魂稿,招魂槁,月虽无恨,天何不老!”

两词幽怨婉转,天生自成,板桥自愧不如,把在范县所写的全部词稿焚去。

(七)山东潍县

为账饥民开廪仓,捐廉偿借渡粮荒。
易妻而食何堪忍,梦里竹声诉哀肠。

注:范县灾重,民易子易妻而食,板桥开仓账灾并捐出养廉银为饥民回借券。
他在潍县任县令时,给巡抚画了一幅竹子,题句曰:“斋衙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八)为官十年

山东宦海十年誉,政简刑轻民乐居。
可叹仕途多险恶,棘林驽马逐良驹。

注:郑板桥在山东范县和潍县作七品县令共十年。

(九)辞官

掼却乌纱肩自轻,涩囊芒履好兼程。
芝兰奇石长相伴,写得新葟听雨声。

(十)晚景

扬州八怪郑虔魁,故旧凋零黄土坯。
难得糊涂今已晓,棘兰异物可同哉。

注:扬州八怪,按最早记载为:金农、黄慎、郑燮、李鱓、李方膺、汪士慎 、高翔和罗聘。
郑板桥有“难得糊涂”句。晚年常把兰花和荆棘画在一起。他以兰花喻君子,荆棘喻小人。一方面表现“君子能容纳小人”;另一方面也显示“无小人亦不能成君子”。@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
  • 郑板桥,名燮,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精通诗、书、画,号称三绝。他虽然做了12年的七品芝麻官,但郑板桥为官清廉刚正,最后为百姓罢官归隐田园,其品格为后人所赞叹。
  • 郑板桥52岁时才得一子,因此对孩子十分钟爱,但不是一味溺爱,而是教之以正道。他在潍县任官,写信给郑墨要他代自己好好教育儿子,防止刻薄急躁等坏习气,并要求刚刚6岁的儿子对师长有礼貌,对同学关心。
  • 相传,郑板桥在山东潍坊任职期间,有一名手下官吏嗜烟如命,饮酒无度,年仅4O岁,却已形若枯槁。虽四处求医,仍无效。只得向板桥告病卸职,板桥阅罢辞呈,对该吏说:“我有一方,可治汝病。”说罢展纸挥毫写下一方,然后装入信封,嘱之曰:“令汝三月后启封,照方用药保汝药到病除。不过,三个月之内需禁绝烟酒,否则无效!”该吏喏喏连声,叩谢而去。
  • 台湾画家、作家及美术教育家王家诚先生作“郑板桥传”(九歌出版社),文字畅顺,优雅,感人。出版后赠侨居亚特兰大著名国画家安和女士一册,年前安和画家贻赠该书予坤穗与我。丙戌岁阑重读一过,得七绝九首,并呈安和大姊正韵。
  • 秧歌成忆燕翩翩,楚粽飘香麦熟天。 种豆种瓜由尔意,心田只合植金莲。
  • 千古岁月逝如风 青史长河水流东 皆是天地匆匆客 可想为何来人中
  • 神农即炎帝,他不仅为政是帝王之圣贤,开创了农业、饮食文化,中医和中药也是他所奠基。图为神农氏像,出自明仇英《帝王道统万年图》(公有领域)
    清和善信涌无停,先啬宫参谒圣灵。 御宴酒茶呈宝殿,笙歌礼乐荐明庭。
  • 芒种芒种,花神敬送。 芒种芒种,稻谷紧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