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莺歌陶瓷博物馆灰色美学 衬托展品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亮匀/专题报导 以陶瓷闻名的莺歌镇,在2000年秋天诞生了一座专为陶瓷量身打造的博物馆。

在“莺歌陶瓷博物馆”中,建筑师简学义以毫不张扬的灰色美学为设计主调,让建筑物主体能恰如其分的做为展品的背景,让主角陶瓷的纹理与色泽能以最不被打扰的方式呈现,然而其毫不夸饰的建筑表现,赢得了人们口耳相传台湾最美的博物馆的美名。

为什么陶博馆的建筑会这么吸引人?建筑体留出大量的空间,让建筑与自然对话,让空间可以因人而产生不同的诠释,使陶瓷能不被以无趣而呆板的人工方式呈现。

博物馆展场除了是展现科技文明外,也不忽略让参访者时时体验美的生活空间。

要进入陶博馆,必须先经过一道空桥,桥的一端为水池与瀑布,另一端才是馆场,走在桥上,仿佛是从城市中进入水中孤岛一般,让水瀑的声音阻绝了室外的嘈杂,缓步行走中边沉淀心灵,边转换迎接新事物的心情。

建筑主体是由H型钢玻璃帷幕组成的弓型体、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的方形体、铁灰褐面砖的串形体组成。一进入挑高20米的大厅,能瞬间感受到博物馆内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空间,阳光从天井与侧墙涌入,心灵也随之伸展;顺着Z字型坡道,能缓缓向每个楼层走去,也能从不同的高度看到户外的景色。

在陶博馆内外,大量使用简朴的清水模做为所有壁面的设计;空间中随处可见的阶梯或坡道,都让游客能在不同的角落发现博物馆不同的面向;再低头细看,每一块都是完整的大理石地板铺面,是建筑师坚持不让细节破坏建筑美感的要求。

身处在陶博馆之中,就像进入了复式空间一般,随时望出去的场景都会因天光而有不同的面向,有时人就身处在廊道与水景中央,有时又是站在高处看着建筑物有层次感的空间变化,有时又像进入了透明的玻璃盒子、能将四周环境饱览眼底,有趣极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