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门古迹陈诗吟洋楼传将出售县府着手抢救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倪国炎金门四日电)金门侨乡文化代表作的县定古迹“陈诗吟洋楼”,走过七十多年的烽火岁月,传出旅居新加坡的业主有意出售的消息,此事引起金门县长李炷烽的高度重视,指示文化局研究斥资购买,进行抢救工程,以期能保留历史文化。

“陈诗吟洋楼”位于金城镇市区,与三级古迹“奎阁”隔巷相望,为金门高坑人陈诗吟于民国初年下番到新加坡、印尼等地经商致富,1932年返乡所建,为前后二楼、中夹小天井,外围以墙的格局。

洋楼盖不到一半时,陈诗吟即与世长辞,时年六十一岁,未能看到自己心血结晶,而在洋楼住不到四年的夫人薛贤珍,也因1937年日军发动战争而避走新加坡,将洋楼托给亲戚代管,尔后即不再返乡。

“陈诗吟洋楼”的规模宏大,在金门与陈坑陈景兰洋楼、碧山陈清吉洋楼、山外陈期宰洋楼、古岗董允料洋楼、水头黄辉煌的得月楼等侨汇时期金门著名的洋楼建筑并驾齐驱,国立金门技术学院建筑与文化资产保存系系主任江柏炜即指出,金门洋楼与号称“万国租界”的厦门鼓浪屿相较,丝毫不逊色。

由于远居新加坡的陈氏后人很少返乡,陈诗吟洋楼乏人管理,经不起炮火和风雨摧残,逐渐成为长年大门深锁的危楼,但是它以融合华洋建筑特色,2006年6月13日由金门县政府评定公告为县定古迹。

金门县文化局局长李锡隆最近获悉侨居新加坡的陈氏后人,有意出售陈诗吟洋楼的消息,立即在县府主管会报向县长李炷烽报告,引起重视。

由于去年底金门发生金城镇市区历史建筑“甲政第”出售后,一日之间即被夷为平地,引起文化界扼腕的事件,因此,李炷烽向文化局下达抢救“陈诗吟洋楼”的指令,甚至如果价格合理,就由县府编列预算购置,以抢救日渐消失的洋楼。

李锡隆指出,县定古迹比历史建筑的管制性较强,县定古迹可以买卖,但如果要拆除,县府可以公权力介入,但最好的归宿还是保留做为侨乡历史文物馆。

“陈诗吟洋楼”是否要出售?李锡隆表示,传言还有待查证,但基于侨乡文化为金门文化重要且具特色的一环,文化局会主动透过管道查询,希望在县议会支持下购买下来,做为见证侨乡文化的活古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