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第2届客家新闻奖 自由时报等多家媒体得奖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二十日电)第二届客家新闻奖今天下午揭晓,平面媒体类的新闻采访报导奖由自由时报“客家歌谣的传唱与困境”系列报导得奖、新闻摄影奖由中国时报陈怡诚“末代烟农,何去何从”获得、新闻评论奖由张世贤“防止客语被挤出台湾”获得。

广播类新闻采访报导奖由大汉之音调频广播电台“全球化下客家妇女图像”获得,电视类由客家电视的“行入六堆庄”系列报导得奖,所有得奖媒体各获颁奖座一座与奖金新台币二十万元。另外,正式颁奖前,所有入围的媒体先获颁入围纪念奖。

第二届客家新闻奖颁奖典礼下午在诚品信义旗舰店视听室举行,由行政院客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永得主持,所有评审委员都出席,金曲奖新出炉却拒领奖项的最佳客语歌手与最佳客语专辑得主林生祥则远从高雄前来台北出席并演唱“种树”与“有机”歌曲。

李永得致词强调新闻奖不适合由官方办,因为公信力易受质疑,但客家新闻奖特殊,唯一办法是评审作业交给外面的评审委员,仍可强调客家元素与传播专业。

评审团主席李乔致词说,评审都很认真审查,发现不少参赛作品是经年累月报导客家的一部分,有些报导则是为得奖而做,他希望愈来愈多是前者,针对重要评审指标之一“客家元素”,建议客委会与学界能做厘清,未来并有更具体的量化标准。

自由时报继去年以客家语言为主题的报导获得客家新闻奖后,今年以客家歌谣的系列报导蝉联得奖,报导中采访到当时两周后的金曲奖最佳客语歌手林生祥事前宣布要拒领奖的新闻,提醒国人在音乐文化的市场上有语言隔阂的事实存在。

平面媒体类新闻摄影奖得主中国时报陈怡诚,前后花费两年时间往返高雄美浓深入了解客家文化背景后,拍出的“末代烟农何去何从”照片感人,得奖实至名归。

新闻评论类由张世贤得奖,他强调客家语言感觉已被挤出家庭,要防范被挤出台湾,客语有必要正名为客台语,闽南语应正名为福台语,新住民的语言是新台语,原住民语言则是原台语,正是他评论的诉求。

广播类得主大汉之音调频广播电台林昌胜、陈秋萍去年入围未得奖,相当失落,今年再入围并得奖,两人欣喜若狂的说责任更重大了;电视类得奖者客家电视陈君明等人说,六堆没有桐花、雷茶,但乡亲很有趣味,路上看到提水的大婶就采访起来,得奖是一大鼓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