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山大学发表首见沙波病毒GV型立体影像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朝福高雄二十一日电)国立中山大学今天发表全球首见的沙波病毒GV型立体影像,将有助于生医学家研制疫苗与抗体,有效预防由病毒引起的腹泻、呕吐等症状。

中山大学海洋生物科技暨资源学系教授林全信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R HOLLAND CHENG共同指导中山大学海资系博士生王俊雄以冷冻电子显微镜与立体影像重组技术,获得沙波病毒(SAPOVIRUS)GI型与GV型的立体影像,其中GV型为全球首张立体影像。

林全信表示,1977年日本札幌市一家孤儿院发生腹泻群聚事件,由病童粪便中检测到致病病毒,称为“沙波”病毒,由于病毒颗粒小,病患粪便中病毒量低,也没有适当的细胞可作培养增殖,因此诊断困难。

日前,台北县某大专院校共五十五人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现象,经检验后发现感染源为沙波病毒GI型,是台湾因沙波病毒而引起腹泻群聚事件的首例。

林全信说,目前全世界对于沙波病毒的研究并不多,发生率和盛行率并不清楚,病毒所引起的腹泻和呕吐的确切因素也尚不清楚。

林全信指出,根据沙波病毒外壳蛋白的基因序列,共可分成五个基因群组,其中一种以猪为宿主,其他四种都可感染人类。

林全信与王俊雄是分别由泰国感染病人身上采得的GI型与GV型沙波病毒,在缓冲溶液中以液态乙烷冷冻后,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于液态氮的摄氏零下一百七十度低温下观察,并以低曝光剂量的条件下记录,GI型共记录到三百九十颗,GV型共记录到一万一千五百三十颗。

脱水是沙波病毒腹泻致死的主要死因,林全信说,因此对于儿童及病情较重者,必须住院对症治疗,包括补充液体、电解质等治疗措施,并采取心肺功能支持疗法。

林全信表示,沙波病毒立体影像的建立可帮助生医学者依似病毒颗粒做疫苗与抗体的来源,并可用于研究病毒的传染途径及致病转机,未来将有效预防由病毒引起的腹泻、呕吐等症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