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涨声响起面面观系列之十三

面食一族不想荷包大失血 米饭是好选择

标签:

【大纪元7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韩婷婷台北二十二日电)台湾一年小麦消耗量约120万吨,米饭约140万吨,比例约45比55,两者在台湾饮食文化所占比重不相上下。面对能源产业的抢料、中国需求日益扩增,专家指出,未来2至3年内面条、面包、包子、蛋糕等价格节节高升趋势难以改善,面食一族不想荷包大失血,米饭是好选择。

产地国干旱引发小麦价格近来狂飙,加上主要进口国美国小麦未通过药检,对原本就存在成本压力的面粉厂商而言,调涨价格已是势在必行。

台湾业者表示,其实国际原物料成本不断垫高,加上油价高涨带动运费成本同步上扬,在经营面原本就存在相当大经营压力,原以为第三季淡季国际原物料行情得以放缓,不料气侯不佳、美国进口小麦药检风波,加上澳洲港口因铁矿产运量大增,造成塞港等等因素反而使得小麦价格不跌反涨。迫使涨价动作提前来到。

专家指出,美国是小麦主要出口国,年产约6000万吨,台湾有95%的小麦来自美国,5% 来自澳洲。美国药检问题若迟迟不解决,涨价声浪恐怕是一波接着一波,面食主义者如果不想荷包大失血,多吃台湾米爱台湾是个不错的选择。

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台湾面粉厂商陷入失血经营,调涨趋势已难以抵档,只是提前在第三季淡季中引爆,是历年罕见现象。

其实大宗物资原料价格以高角度模式飙涨,对于厂商及消费者而言都不乐见,尤其是攸关民生物资的小麦,对终端市场冲击最直接、也是最大。

小麦价格的飙涨,直接拉高面粉价格,牵动的物资涵盖了面条、面包、包子、蛋糕甚至连一天中最重要的早餐都变贵了。

由于民生物资的价格敏感度极高,替代性也大,业者通常不敢轻举妄动,深怕一个不小心越过消费者的底线,造成“以价制量”的反效果。在成本转嫁上也都小心翼翼的先从量、包装的改变来维持获利,另方面,内部成本、费用控管以及制造的改善再到产品的创新都是厂商的因之道。

然而,面对什么都涨,就是薪水不涨的日子,人民消费习惯正面临巨大改变中。

国际能源总署 (IEA)在日前发布的年中预测中指出,“石油看来在五年内会极度吃紧”,这是 IEA历来针对全球燃料展望所发布过最严重的警告。该份报告的推论已告诫消费者应该要有能源价格将继续攀升的心理准备。

在各国政府未修正能源及食粮政策,农产品种植面积未大幅扩大前,生质燃料抢走人类粮食的戏码恐怕只会愈演愈烈,粮食与能源之间要达到平衡,非一蹴可及,未来高油价、高物价都将成为常态,也将牵动消费行为的转变。

专家预估国际油价后年每桶达一百美元,再加上IEA警告全球5年内闹油荒,使许多国家争相发展生质能源,大宗谷物需求持续增加,二年内供不应求。全球这波食品涨价趋势恐怕会持续好几年。

根据经济学人分析,这一波食品涨价风的罪魁祸首是许多大宗谷物用于制造生质能源,例如乙醇 (酒精)。这些谷物原本是人类与家畜的食物,如今为了生产替代能源,这些谷物的需求量大增,自2000年以来,美国用于制造乙醇的玉米需求量成长 3倍。为了制造乙醇,大约消耗掉美国五分之一的玉米。

不止是玉米,棕梠油、黄豆油也开始被纳入生质柴油的制造原料,石油的飙涨,使得原本不具经济价值的生质柴油一时间变得炙手可热。

在食物链的效应下,这些大宗谷物不仅是人类的食物,也是许多家禽、家畜的食物,因此连带导致鸡蛋、肉类涨价。

相关新闻
油物价上涨 行政院下周提因应措施
传央行拉抬汇率 新台币汇率升值3.5分收盘
猪肉涨价香港六月份消费物价涨幅略微扩大
中国大陆经济火红背后藏隐忧  城乡差距拉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