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生馆发现30新品种海蛞蝓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芳绮/屏东报导〕外壳已退化消失的海蛞蝓分布全台海域,因色彩鲜艳、纹路多变被喻为海底“七彩宝石”,但多彩鲜艳的海蛞蝓生活史却长年被忽略。国立海生馆今年有计划调查恒春半岛海域海蛞蝓,光是记录到的囊舌目海蛞蝓共六科三十四种,其中三十种是新纪录种,即近九成是台湾首见。

负责调查计划的螺贝类学者、生物驯养组助理研究员陈明辉指出,海蛞蝓有如海中一群外壳退化的蜗牛,在缺乏贝壳保护下,海蛞蝓发展出一种“让人目眩神迷”的防御机制对付猎食者;海蛞蝓专吃海中有毒藻类、海葵、水螅,将毒素转换贮存体内,在行光合作用之后化成七彩颜色,让猎食者误以为海蛞蝓有毒,对它敬而远之。

后壁湖 海蛞蝓的天堂

不过,“嗜毒”的海蛞蝓如何转化成防御机制而不被毒死的秘密,至今学术界仍在探索之中,使得海蛞蝓研究价值提高不少,日渐被人注意到。

陈明辉表示,海蛞蝓分布于全球各大洋,已知海蛞蝓分成囊舌目、头盾目、海兔目、侧鳃目、裸鳃目五大种类,种类约一千八百种。囊舌目在全球记录至少三百种,这次研究调查海域主要包含恒春半岛后壁湖、合界、出水口一带潮间带与亚潮带海域,并只针对囊舌目海蛞蝓进行定性调查与生态照拍,共记录六科三十四种,其中四种已发表过,另外三十种是台湾首见。

陈明辉说,囊舌目海蛞蝓几乎是数量最少、色彩最丰富多变的,主要是因为囊舌目以海藻为食,与海藻存有共同演化的密切关系,受限于海藻种类,囊舌目的丰富度也会受到局限。陈明辉表示,恒春海域囊舌目海蛞蝓数量虽占全世界十分之一,但后壁湖海域海蛞蝓种类却有惊人的丰富度,根据近几年来调查发现,种类多达五、六百种,不乏世上首见新物种。

截至目前,台湾已记录发表的海蛞蝓只占后壁湖的一半,换句话说,台湾海域有的后壁湖都有,说后壁湖是“海蛞蝓的天堂”一点也不为过,连曾造访垦丁的美国知名海洋生态保育及囊舌目分类学家辛西亚.罗布利基(Cynthia D. Trowbridge )博士,也赞叹恒春海域海蛞蝓多样性和密集度,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后壁湖无疑是全台观赏海蛞蝓的热点区域。陈明辉说,一般来说,后壁湖海蛞蝓栖息在水深五米至十米深,海蛞蝓非常娇小,体长在零点五到二点三公分之间,与豆丁海马的迷你程度不相上下。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