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捡到金子

司想
font print 人气: 10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1日讯】假如你捡到金子,你会怎么办?现代人如果被问到这句话,心里的第一个念头恐怕就是想赶紧称一下这金子多重:黄金每克175元,这么多金子换算成人民币就是……
  
当然这种想法其实就是把金子据为己有——如果捡到的金子够多一定发财了。现代人道德沦丧,大多数人认为,捡的又不是偷的,这也不算是道德有损,所以就心安理得的据为己有了。不过且不说这里面的因果报应等等,就算是世人也有一句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虽然是丢失的东西,可是仍然是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自己把它私吞掉。如果把金子换成不太值钱的东西,也许许多人不会占有它,可是当捡到的是金子,是值钱的东西,而且很值钱,那金钱的诱惑就能冲破许多人的道德约束了。
  
既然捡到的东西不能据为己有,那就来了问题了,究竟怎么处理呢?
  
回想上学那阵子,自己性子迂直,没有什么怀疑精神,所以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比如老师说过,捡到东西要交公,我就从来没有怀疑过。虽然谈不上崇拜,不过那个时代的学生多数都是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似的。可是看看现在的孩子们,就不像我当初那么傻了。有一次表哥家的孩子和我说,他们交公的的东西,老师放到自己的兜里了,他根本不交公。孩子说这话的时候,满脸的不屑。道德沦丧、人格缺失,这是整个社会的现状,所以教育系统的败类也如过江之鲫,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连强奸学生的事都发生了,弄得许多学校要求学生和老师不能单独相处,相比而言这就更算不上什么了。
  
说到捡到东西该不该交公这个事儿,还真得分析一下。
  
捡到的东西,如果交公,我想有两种去向:1.交公后由公家交给失主。2.交公后归公,成为公有。
  
而捡到东西不交公,也有两种去向:1.交还失主。2.归捡到者私有。
  
说到上面四种去向,我想归还失主,这是最好的、也是最正确的。但是丢的东西其实能再找到的可能已经很渺茫。那么是不是就应该归己或者归公了呢?我想即使是人家把东西丢了,可是东西还是人家的,归己是不对的,那归公呢?貌似是对的,实际还是不对的,你东西归了公,可是失主还是失去了,受到损失了。这归公是归了谁呢?政府?还是某某党?还是某某党的贪官?某党建政之初,就是采用的化私有为公有,没收地主土地,杀死地主全家,没收资本家的财产,最后化私为公,其实这是极端的流氓强盗行为。
  
上中学的时候有一篇古文,叫《乐羊子妻》,谈到羊子曾经在路上拾到别人丢失的金子,拿给她妻子,他妻子说“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虽然不是偷来的东西,可是古人也认为这样玷污了自己的人格。古人把人格和个人操守看得很重,捡到别人的东西归于自己都认为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不过现今社会的现代人已经不在意这些了,现代人认为捡的又不是抢的偷的,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这是现代道德败坏在人们内心的体现。
  
古代讲治理国家治理的好,比如说诸葛亮治理蜀国,有这么一句话叫: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也常用来形容太平盛世。简单的理解,人民富足而有德,连别人丢在路上的东西都不去捡拾;没有人做强盗,所以晚上不用担心窃贼,不用关门。往深处想一想,为什么说路不拾遗呢?为什么不交公?交给官府?然后归公或者由官府交给丢失的人?我想古人不会没有想到这吧,一定是有更深层的原因,那会是什么呢?也许在古人眼里,把别人丢失的东西归为己有或者归为官府所有都是不对的,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原封不动的让丢失的东西待在原地,那样丢失者就能找到它,这在现今社会当然不可想像,可是在古代,人们的思想纯净,都不去动那东西,这样就能让失主找到丢失的物品。也许有人说那拾到东西交给失主不是最好的吗?我想古人不会这样想的,在古人的观念里,儒家的中庸思想和道家的无为以及佛家的因果都很重,简单的一个路不拾遗便体现出以上思想:儒家中庸要求人们不走极端,道家要求无为,佛家讲因果,丢失的东西任其自然,如果失主应该破财,那他就找不到,你给他送过去就破坏了因果,从而犯了错误,所以道家告诉人们要无为,而儒家也是告诉人们不要刻意去做好事,也是怕看着是好事万一做错了就变成坏事了,所以要“求中”,不走极端。这些复杂的思想在这件小事上的体现就是“路不拾遗”。
  
回想上面现代人的四种对待失物的方法,也许还有第五种:把东西捐献给慈善机构,算是失主做的好事。我看这也是现代人的一厢情愿,你凭什么替别人作主?相比而言,我想还是古人的路不拾遗是最好的方法。(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没有灯光的夜晚是漆黑的夜晚,没有心灯的人生是黑暗的人生。物质世界中的灯光需要能源支撑,不管是煤油灯、蜡烛还是电灯,如果能源用尽了总是有熄灭的时候。唯独对宇宙真理的信仰所形成的心灯,可以永久的照亮人们的心灵,犹如太阳一样,与天地同存,与生命同在,长明不熄。
  • 人生处处布满绎站,一挥手,便成别离。尤其在我经历过姊夫的逝世后,更能感受人生的意外与脆弱。当亲眼看见年轻的生命从鲜活到枯萎,突然从我身边迅速地流逝,那种打击与震惊会一下子让人迅速“成长”。
  • 大部分人在结婚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嫁了一个或娶了一个正确的对象,并向往恋爱=结婚=忠贞=永远幸福。
  •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苦难是幸福之门,能吃苦就是福,吃苦当成乐,更是无上的智慧。更何况,人来世上本来就是为吃苦而来的,所谓“吃得世上苦,方为人上人”,忍中有舍,有舍方有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