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继承家业 巫俊德将捏面人技艺发扬光大

人气: 11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哲豪彰化县五日电)巫家捏面馆的主人巫俊德双手捏揉着用面粉和糯米粉作成的材料,再用工具划上几笔,没多久一个可爱的小猪捏面人就已经完成,精湛的技法让小朋友们看得目不转睛,对巫俊德来说,从父亲的手上继承这项民俗技艺,捏面人已经成为他们家的传家之宝,希望能继续传承下去。

巫俊德经营的巫家捏面馆是台湾第一座的私人地方文化馆,里面展示的捏面作品都是巫俊德、巫俊德的父亲以及他太太的心血结晶,对巫家来说,捏面人已经和他们的家庭密不可分。

巫俊德说,捏面人是从父亲传下来的,他的父亲在溪湖镇开设糕饼店,当初父亲看到庙宇在大拜拜或中元普渡时,都会订购捏面作供品,糕饼店为了增加生意,父亲于是学习做捏面人,每当中元普渡时,订购捏面当供品的订单大增,家人也都帮忙作捏面供品,在耳濡目染下,他也学会了捏面人的技法。

巫俊德表示,台湾最早的捏面工艺都用来制作“看桌”,也就是作为普渡和做醮时的供品,他说明,普渡如果办的是素食,就不能供上鸡鸭鱼肉,不过普渡的供品又不能寒酸,于是用素的糯米粉作成鸡鸭等造型。

巫俊德说,捏面的技法分为揉、搓、压、捏、卷、点、贴、黏、包,其中揉就是双掌相合,将面土经由不同角度一再对折推挤,让面土变软;点则是将成型的面土放在手上,以手指指端为施力点,让面土达成需要的造型;至于包指的是在制作大件作品时,利用填充材料包覆在面土里面,以节省大量面土。

巫俊德表示,捏面人使用的面土是糯米粉、面粉等混合而成,他在面土内加入特殊的材料,延长保存的时间,让捏面工艺作品能长久保存下来。

经由巫俊德的双手,不管是场面盛大的中元普渡、气氛热闹的妈祖绕境还是面貌慈祥的观音菩萨、八仙等,都藉由捏面工艺重现在日常生活中,巫俊德说,父亲辈的作品讲求神韵,到了他们这一辈,作品要求的是写实,也代表捏面人文化随着时代变迁也有不同。

巫俊德说,他从父亲的手上继承了捏面人技艺,他的儿子也在学习捏面工艺,他希望捏面人不仅只有在他家族传承下去,也希望将捏面人文化推广到各地,让传统艺术文化和生活结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