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外交 纽约爱乐乐团平壤公演

人气 46
标签:

【大纪元2月26日报导】(中央社平壤二十六日美联电)纽约爱乐交响乐团今天在北韩首都平壤举行历史性演奏会,将音乐外交带入这个拥核自重并视美国为死敌的共产国家的核心,演出以美国音乐为重头戏的曲目;但在这场可容两千五百人的东平壤大剧院举行的演奏会,北韩领导人金正日并未出席。

纽约爱乐今天的表演以演奏北韩国歌“爱国歌”揭开序幕,这是美国大型文化团体首次在北韩演出,更是历来最大规模的美国代表团访问长期为敌的北韩。

美国与北韩目前针对平壤当局的核武计划持续进行谈判,但这场前所未见的演奏会代表两国关系正在暖化。

纽约爱乐演奏完北韩国歌,接着演奏美国国歌“星条旗之歌”。演奏两国国歌时,现场观众均起立鼓掌,直到国歌演奏结束。

纽约爱乐指挥马捷尔以英语说:“纽约爱乐的同仁与我都非常高兴,能在这么典雅的演奏厅演奏。”接着他以韩语告诉观众,“请好好享受”。

出席演奏会的北韩男士穿着西装,女性身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朝鲜服饰,他们的眼睛都盯着舞台。许多人佩带印有现任北韩领导人金正日之父、北韩国父金日成肖像的徽章。

现场观众中可以看见包括北韩副核子谈判代表李根,坐在他旁边的是美国前国防部长裴利。

乐团演奏南北韩人民都相当喜爱的朝鲜传统民谣“阿里郎”作为最后安可曲,

演奏会一结束,现场观众起立鼓掌五分钟,许多观众欢呼、吹口哨,并且向台上的乐团挥手致意,乐团成员则面带微笑。

表演前马捷尔曾说,纽约爱乐过去就曾经扮演促成改变的力量,并指出,一九五九年该乐团在苏联演出是促成苏联对外开放的因素之一,最终导致苏联政权垮台。

马捷尔在平壤告诉记者:“苏联不了解,这是双面刃,因为这么作让外人能与他们的人民互动,产生了影响。这样的影响力持续很久,终于让当权者失去了权力。”

当被问到是否同样的事也会在北韩发生,马捷尔说:“在历史上许多事情不可相提并论,但他们有类似的地方。”

马捷尔说,苏联在外界眼中是个颇具威胁性的超级强权,朝鲜半岛规模较小,对世界的影响则不同。

他说:“要相提并论,会伤害住在这里的居民,他们努力透过他们的艺术,透过他们的文化,希望与其他人接触,为他们自己,也为了我们所有人,让世界变得更好。”

然而他说,这场演奏会是一小步,他希望能借此引发其他文化与社会的交流。

他说:“我们非常谦逊,我们来这里创造音乐。”

舞台两侧摆放美国与北韩的国旗。

乐团先演奏华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序曲”,接着继续演奏其他作品,曲目内容突显该乐团在美国音乐界的重要地位。

曲目包括两首纽约爱乐首次演奏的作品,分别是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居住在美国时创作的第九号交响曲,也就是“新世界交响曲”,灵感来自美洲原住民音乐的旋律;另一首则是盖希文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马捷尔在介绍盖希文的作品时说:“或许有一天,一个作曲家会写出‘美国人在平壤’这样一首曲子。”此话一出引来现场观众热烈掌声。


演奏会一结束,现场观众起立鼓掌五分钟。(MARK RALSTON/AFP)

纽约爱乐平壤演出回响热烈 指挥:任务达成

纽约爱乐交响乐团今天在北韩演出,获得观众热烈回响,乐团指挥马捷尔对此表达赞许,并称,这项音乐外交行动“或许已经达成任务”。

马捷尔在音乐会后说:“基础已经奠定,这一点无庸置疑。我想将来如果回顾,认为这是历史性一刻,我们对于参与其中都感到自豪。”

马捷尔说:“我们只是出面达成我们的任务。我们开始感受到这种回馈给我们的温暖,而不只是我们刚来时那种礼貌的接待。”

马捷尔在演奏会上介绍曲目盖希文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时曾说,或许有一天某位作曲家会撰写一首“美国人在平壤”,他并以韩语要观众好好享受乐团演出。

马捷尔在记者会上说:“如你们所听到的,大家的反应很正面,他们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从那一刻起,他们欢呼喝采,冰冻的局面随之打破。”

演奏会以朝鲜半岛两国都很喜欢的民谣“阿里郎”作为最后安可曲,表演一结束,马捷尔率领的一百零五位乐团成员,受到现场观众起立鼓掌,持续好几分钟。

这场演奏会是战后美国艺术家首次在北韩演出,记者询问,这次演奏会会产生何种影响,马捷尔回答说:“我想这是很大的成就。”

马捷尔说:“我们获得热诚且热情的接待,我们觉得或许任务已经达成,或许我们发挥了作用,让这个国家把门打开一点。”

他说:“我们只希望,如果真是如此,长此以往可视为分水岭,视为历史性的时刻。”

记者问对于金正日并未出席是否感到失望,马捷尔回道:“我也还没见过美国总统来听我的演奏会,有时候政治人物是很忙的。”


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指挥马捷尔(Lorin Maazel)。(DIETER NAGL/AFP)

相关新闻
纽约爱乐管弦乐团台北首演 高县同步转播
纽约爱乐管弦乐团台北首演 卫武营取消转播
纽约爱乐管弦乐团 台北高雄演出
纽约爱乐乐团平壤演出 北韩破例介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