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序

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文/张德芬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有个男子一天下班的时候,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

“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

“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虑地说。

“你大概在哪个位置,怎么掉的?”

女子指向另一个暗处,说:“在那儿掏钱包出来的时候掉的。”

男子诧异道:“那你怎么不在那里找?”

女子理直气壮地回答:“那里没有灯呀,怎么找得到?”

或许你觉得上面这女子愚昧得可笑,但我们在寻找自己想要的人生、自己想要的快乐时,常常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女子一般,找错了方向。因为我们寻找的地方,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比较容易让我们找到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费劲地在别人的身上、在这个外在的物质世界中寻求解答和快乐,结果却都是徒劳无功。原因就是:我们找错了地方!

这就是我想写这个故事的最大动机:以一位都会白领阶级的女性为主角,经由我们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的内在世界,进而发现我们大多数的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所以,难怪我们无法获得我们想要的人生!

“为什么我不快乐?”“为什么我不能拥有我想要的生活?”书中带着你一步步从理性科学的角度看到大多数人困惑的成因,且从身心灵三个方面去探讨、研究主宰着我们人生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地在操控我们的身心。当然,书中也提供了如何解除这些模式的实际有效方法,帮助我们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随着书中女主角生活上的起伏和冲击,很多人生的课题和智慧也随之展开。书中一些重要的配角人物(其中有些名人,希望大家不要对号入座呀!)本身的经历和成长,为我们见证了这些人生智慧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女主角最后能够在智者的指点之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就像春蚕破茧而出,迎风飞扬。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自己都忍不住落泪。我多么希望看到更多的人能够活出他们想要的人生,找回真实的自己呀!

因此,我真诚地希望阅读本书的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实用、灵性的生活指南。我建议读者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要急着一口气读完,最好能够读完几章之后,好好地咀嚼、反思一下,再继续下面的章节。

若是能够和好朋友或家人一起看、一起分享心得,效果会更好。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把它当成一般小说来看,那可能会错失一些可以帮助你改变人生的机会。因为书中这些人生哲理是需要去体会、去实践的,而头脑的了解并不能造成任何的改变。

相信很多读者朋友看了书以后,会联结到自己实际生活上的某些问题,如果本书带给你一点点心灵的触动,进而让你有些体悟和洞见,甚至解除了生活上的纷争或是情绪上的烦恼,希望不要吝惜与我们分享。◇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京都以前是日本的首都,有很多大型美丽的寺庙。这里和东京不一样,有很多公园和山丘,真是一个很碧绿、很宁静的城市。美丽的庭园里也有很多茶馆,很多时间我都待在茶馆练习日本茶道。
  • 每个人都不应该因为肤色以及他所无法控制的疾病而遭受到不公平的歧视待遇。可悲的是,这种公平正义的论调,在现实的社会里,不过是天方夜谭。诺西一出生就面临肤色以及遗传疾病──爱滋,而遭受双重的不平等待遇;悲惨的命运因为遇见了盖儿妈妈,才谱出可歌可泣的乐章。
  • “我叫吉姆”,我做了自我介绍,握了他瘦瘦的小手。

    “你可以叫我诺西”,他回答。

  • 许多早期的赏鸟人对目前坊间各式各样、完善精美的鸟类图鉴一定都有非常多的感慨:你们现在赏鸟真是幸福啊!想我们当年……唉!年纪到了,就不免想当年。
  • 温暖多样化的台湾,不仅涵养了150多种留鸟,每年也吸引了许多迁徙的鸟类来报到。位处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台湾的赏鸟风气及热潮一直都维持不坠。
  • 教育是带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社会进步的基础建立在每一个人民的素质和素养上,而教育则是改变一个人的唯一途径。所以,不管是政府、家庭或是个人,在教育上的投资永远是最大的赢家。
  • 到底要不要考试?要不要排名次?要不要公布班上同学们的成绩?考试会不会形成孩子的压力?

    我想,有时候得看孩子周边环境情境的互动,才能确定考试是压力还是鼓励……

  • 本公司虽然是全美最大户外用品公司,年营业额两亿六千万美元,但从理念、制度到员工、老板,甚至顾客都很怪,公司成立50年来,已换过六位CEO。应试前请确认您可以适应并认同以下八大法则。
  • 《数学与蒙娜丽莎》中文版的推出让我感到十分荣幸,也非常感谢时报出版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原书英文版于2004年4月15日(即达文西诞辰日)由史密森尼出版社(Smithsonian Books)出版,在美国短短14个月内,精装本便已重印7刷;而在甫出版两年内,平装版即于2006年3月面世;此外还出现多种语言译本。
  • 我不想在此罗列所有例证,好证明自然界和艺术界中普遍存在着规律性的现象。我们的目的是研究对称性及其形式的基本内涵,继而为在迥异的条件下、为何相似的形式会出现,提出解释。本书还将评点美学概念及其蕴涵的数学理念。藉由研究艺术和科学的互动关系,我们将较能理解二者之间的融合统一,并洞悉人类偏爱对称性的心理因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