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超:论“战无不胜”及其“万岁”

朱长超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1月15日讯】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牢牢的心理情结:渴望战无不胜的武器,渴望自己战无不胜。

中国的武林高手总是希望到深山里找到一个武艺高强的老师,请他传授一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绝杀的武艺,然后能纵横世界,实现天下第一的美梦。中国的剑客,渴望学到能一剑致人于死地的绝招,实现“满堂花醉天下客,一剑霜寒五十州”的理想。中国的江湖术士渴望有一种致人死地的毒药,能够见血封喉,只有他自己掌握着解毒的秘诀。中国的冶炼家渴望能造出天下无双、无坚不摧的武器,能像干将、莫邪那样削铁如划泥,砍人如切菜。中国人的意念中,连男女之间的亲密,也渴望“战无不胜”,他们把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当作了特殊形式的战争,战争要讲究兵法,这才产生了“房中术”,写出“素女经”,总结出了战无不胜的种种办法来。可以说,房中术是性领域的孙子兵法,是中国人战无不胜愿望在这个特殊领域的表现。中国的皇帝们更希望自己的身体能战无不胜,能成为金刚不败之身,长生不老之人,永褒青春之躯。因此,一个个皇帝老儿热衷于炼仙丹,采仙草,求活佛。中国人的这种战无不胜的心态还可见之于各地的泉水,名山,村庄。一汪泉水,中国人喜欢称之为天下第一泉;一个石头山,中国人喜欢称为天下第一峰;一个土村庄,有了几个钱,就以为是天才第一村了。总之,中国人总是喜欢战无不胜,天下第一。

中国人喜欢战无不胜的“器”,更渴望战无不胜的“道”。古代人以为,从鬼谷子那里学到的兵法,能无敌于天下;中国人相信,张良从下坯老人那里得到的一本书里学到的秘诀,使他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三百年基业;连老子这样比较洒脱的人,也认为“道可道,非常道”,掌握了道,就可以无限自由了。儒家的那些弟子们,以为读通了孔子朱子的几本书,就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直到今天,儒家的那些时信时不信、似信又非信的信徒们,还在大声呼吁尊孔读经,似乎以为读了两万字的〈论语〉,就能修好千疮百孔的旧船,就能扬帆千里了。

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不仅有战无不胜欲,而且有万岁癖。中国人不仅喜欢战无不胜,迷信战无不胜,而且相信战无不胜的东西可以传之万世,万岁万万岁。希望能传之万世,传之万代。毛同志就曾经在一张某年某领导部门国庆的口号报告上加上了毛主席万岁的口号。中国历来主张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毛同志更是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的传统,开辟了自举不避己的新的革命传统。中国人的万岁癖也表现于死后。即使成了尸体,也要制成干尸或湿尸,用了棺,还要用椁,用了椁,还要用郭,尸体上还要用一层一层的布裹身,尸底下用一层又一层的炭和石灰干燥。现代虽然绝大多数尸体都火化了,但是,也有的尸体却要小心保存,躺之名棺,藏之宫殿,武士日夜守卫。活着时祈求活人万岁,死后努力祈求尸体万岁。中国人的万岁癖真是举世无双。

世界上真有什么战无不胜的东西吗,天底下真有什么东西能够万岁万万岁吗?

战无不胜的有形的武器似乎还没有发明。楚人的剑十分锋利,说他的矛是无坚不摧的,天下没有什么矛能抵挡得住。但是,他的矛再高级,总挡不了来福枪。清朝大将胜保的刀法箭法据说很是了得,但是,他的军队在英军的来复枪面前几乎一败涂地。坦克诞生的时候,坚如铜墙铁壁,成了能够移动的钢铁堡垒。但是,不久就有了反坦克火箭。被炸的坦克就成了一堆废铁。潜艇问世的时候,它能潜在深海,攻人不备,出其不意,攻击舰只,一时成了海上霸王。但是,深水炸弹发明了,专门攻击潜艇的飞机也发明了,潜艇在水下也不能高枕无忧了。美伊战争中,伊拉克的苏制飞毛腿导弹有点厉害,但是,美国的反弹导导弹把它击落了。一部武器史,什么武器能战无不胜呢?没有。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怕也不会有。

一部战术史,什么战术能战无不胜呢?也没有。当年希特勒的闪电战一度征服了欧洲,德国的坦克大军一举越过马奇诺防线。如今,闪电战虽然也有点用处,但是,毕竟十分有限。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埃及向以色列发动闪电式的十月战争,埃及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苏伊士运河,占据西纳半岛。但是,这一次,闪电战没有常胜。不久,局势就变了,以军从卫星图上看到了埃军的弱点,派兵切断了退路,埃军无粮可吃,无水可饮,不得不纷纷投降。

战无不胜的战术没有,战无不胜的将军有没有呢?似乎也没有。关云长是个文武双全的大将,他过五关,斩六将,后来又水淹七军,打得曹军十分狼狈。他手上有青龙堰月刀,胯下有千里赤兔马,左右有关锋周仓,端的是十分了得。但是,他失了荆州,败走麦城,还身首异处。小将吕蒙和陆逊,略施了小计,就让他没有葬身之地。诸葛亮神机妙算,是智慧的化身。他火烧新野,大战博望坡,与周朗联盟战八十万曹兵于赤壁,后又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可惜,他也不是战无不胜的。街亭失利,差一点当了司马的战俘;六出祁山,败多胜少。拿破伦也是一代名将,威震欧洲,胜战无数,但是最后先败于俄军,后败于联军,铁铁卢一战使他囚身于海岛。

有人会说,照你说,战无不胜的武器没有,战无不胜的战术没有,战无不胜的将军没有,这也没有,那也没有,战无不胜的思想总该是有的吧?

非常遗憾的是,战无不胜的思想也似乎没有。比如说,列宁主义曾经被认为战无不胜的,也是万岁的。但是,列宁主义在列宁的故乡只盛行了七十来年。它没有战无不胜,没有战胜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独断专横,也没有战胜勃列日涅夫的昏庸和腐败,更没有战胜叶立钦、戈尔巴乔夫的挑战。斯大林主义虽然也横行于一时,连中国的徒子徒孙也对他顶礼膜拜。但是,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把斯大林的真相一揭露,暴君的嘴脸便暴露于天下,斯大林主义便到了末日了。金家父子的思想在他们小小的国家里也被认为是战无不胜的,也有人主张向金家父子们学习,不过,如果真的战无不胜,就不必年年向朋友向敌人要粮要油了。虽然它可能是战无不胜的,也可能是万世长存的,但是至少现在还没有充分的证明。而且,虽然有战无不胜的宝贵的思想,但是,老百姓却吃不饱饭,说它战无不胜,万古长青,总似乎有点底气不足。

中国人也信仰过战无不胜的思想。战无不胜的某某思想万岁的大标语至今赫然贴在最令人注目的地方。不过,它真的战无不胜吗?

首先,战无不胜的某某思想万岁的提法,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是不符合事物本来的辩证法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规律。作为一种思想,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它总会经历一个发生、发展、成长、衰退的过程,最后成为思想界的一种历史的存在物。就如自然界的物种总会被淘汰、生物界的个体总要死亡一样。从古至今,没有一个生物万古长青,也没有一个物种绵延至今。这是自然的规律,是生物发展的规律,同样也是思想发展的规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一种思想要想流芳万年,气压群雄,这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宪法上写道,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的理论基础,毛同志也说,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既然这条标语是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大半个世纪呢?

其次,战无不胜的某某思想万岁,强调的是“战”。这种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历史告诉我们,可以在马上得天下,但不能在马上治天下。而“战”,就是斗争,就是征服,就是压倒。毛强调“战”,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压倒就是战。毛说,中国有十亿人口,不斗行吗?斗也就是“战”。“战”这类概念,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是非常时髦的。也是毛思想的一种基本原则。它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那个年代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产物。他主张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就是说要年年斗、月月斗、天天斗,斗个不停。他主张与人斗,与天斗,与地斗,无所不斗。为此,他与所谓的帝国主义斗,与修正主义斗,与反动派斗。在国内,它与一批又一批的“阶级敌人”斗,与一次又一次的“错误路线”的代表人物斗,更与他的一批批亲密战友们斗。毛主张与人斗,还要七八年来一次,他自己则身体力行,与胡适斗,与胡风斗,与章罗斗,与王明斗,与张闻天斗,与彭德怀斗,与刘少奇斗,与林彪斗,也与对他忠诚有加的周恩来斗。他也与自己的妻子江青斗。他老人家一辈子都在算计着别人,与别人斗争着。即使是与亲密战友,他其实一天也没有放心过。他称林彪为最亲密的战友,但亲密之日,也是斗争之时。与他的忠实助手周恩来,时时在提防着,时时在斗争着。斗争的结果是,无数的革命战友被他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踏进了敌人的行列,造成冤狱遍于中华。胡耀邦拨乱反正平反冤案,这些冤案的创造者,主要是用运用战无不胜的毛思想不断斗争的产物。战无不胜的结果是,中国满目疮痍,国人灾难深重。也使他老人家自己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他临死的那一年新年,没有一个战友上门,也没有人给他发一声出自内心的问候。他在中南海空荡荡的大屋子里,只与几个亲近的人如小张小孟等在一起,他老人家第一次深感寂寞,破例地让她们放了一阵鞭炮。这一切,都是他多少年来不断“战斗”的结果啊。这一阵鞭炮,能说成是战无不胜的宣言书吗?似乎不能。如果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也实行“战”的方针,也希望来个“战无不胜”,改革开放能取得今天的胜利吗?

第三,战无不胜之类的口号,与今天和谐社会观和科学发展观显然存在着明显的对立。我们的理论家总有那么大的本领,明明是风马牛不相关的东西,但会说成是马列主义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明明是互相矛盾和冲突,也会说成是和谐的统一。毛的人民公社强调的是一大二公大锅饭,改革开放中万里赵紫阳倡导的包产到户,强调的是个体的生产积极性。现在强调和谐发展,毛思想强调的是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和谐和斗争,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战”,强调的是斗争,是侧重矛盾的斗争性,而“和”,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同一性、协调性、统一性。如果将毛当年的斗争哲学应用于今天,来一个月月斗,天天斗,中国社会能够和谐地发展吗?斗争哲学,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拌脚石。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不是“战”出来的,而是通过理解、交流、协商等民主机制产生的。强调毛思想的“战”的性质、强调它的“战无不胜”,是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基调格格不入的。

第四,辩证法早就证明,没有什么东西是万能的,没有一种理论是完满无缺的,没有一种思想是无往不胜的。历史也已经非常有力地证明,毛思想并没有“战无不胜”,也不可能“战无不胜”。

反右派斗争它失败了。毛思想,不仅是毛自己的思想,按照邓小平的说法,毛思想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的思想,这里也有他老人家的一份功劳。不过,无论是个体型的毛思想,还是集体型的毛思想,都没有战无不胜。毛亲自步骤、邓小平亲自领导和指挥的反右运动就没有战无不胜。反右运动是毛思想斗争理论的一次重要实践。它运用阳谋策略,整了百万右派,暂时地胜利了。但是,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创伤。而且,二十年后,99.9999%的右派都摘帽平反纠错了,只有意地留下5个右派来证明反右运动的舵手和副手的正确。历史证明,它最终是失败了;从对中国的损害,它在当年就失败了。这就证明,毛思想在此之前许多年,就不是战无不胜的了。

当年在战无不胜的毛思想指引下的大跃进运动,又凄惨地失败了。这一次的失败,不是小败,而是大败。它兵败如山倒,败到他老人家连肉也不好意思吃。根据许多严肃的学者的研究,他老人家领导的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三面红旗,虽然也一再声称万万岁,结果是全国饿死了3500到4000万人。有的绝了村,有的绝了户。他老人家自己也身受其害。他喜欢吃红烧肉,但是,大跃进造成的大饥荒害得他几个月不知肉味。这件事,还使刘少奇教训了他,刘对他说,人相食,这是要刻石记事的。他老人家开会一向神采飞扬,1962年的7000人大会上却作了检讨,虽然是违心,毕竟承认有责任。总之,大跃进造成几千万人饿死,实在不能说是毛思想的伟大胜利。

被认为毛思想的一个伟大实践的文化革命运动,更是一次大惨败。文革也许有部分合理的成分,初期有人民的某种对历史错误的某种诉求。但是,文革制造了那么多的冤案,国人饱受离乱、纷争之苦,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文革后来被毛同志的接班人彻底否定了。而文革是毛思想的一次最伟大的实践,是毛一生中最自豪的两件大事中的一件。一生中最大的一件大事失败了,他的思想还能算战无不胜么?还有资格万岁么?毛思想的一次最伟大的实践被他所领导的党、被他所挑选和培养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彻底否定了,人们却仍然坚持着他的思想是“战无不胜”的,这不是自相矛盾么?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

毛是一个人物,毛的思想,有可以借鉴、研究的地方。它是一笔需要仔细清理和批判和扬弃的遗产。但是,真理超出一小步,就走向了谬误。如果认为它战无不胜,并且能够万岁万万岁,就成了错误的命题。这个思想既不完全正确,也曾经造成重大灾难。从古到今,要万岁,无论是个人,是思想,都没有存在过,也不可能存在。因此,对于毛和他的思想,还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它为好。

第一,北京街头“战无不胜的毛思想万岁”的标语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不适合现代化的步伐。它不是科学的命题,它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今天的现代化事业有损害。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是错误的、一再将国人引入错误深渊、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的思想,为什么还要让它万岁呢?还要颂扬它战无不胜呢?这样的一种思想还能够万岁吗?

第二,在宪法中有关于毛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话,也需要理性地考虑。从法学的角度看,以个人的思想作为一个国家的指导思想,是不合适的,不明智的。历史也证明,这个人的思想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损害。让含有严重错误的思想、让一种对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这不是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不负责任吗?

改革开放了三十多年了。经济领域的进步不小,但在思想领域,人们的思想仍然如三寸金莲的旧式女子。这种不符合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不符合科学基本法则的教条仍然统治着现实生活,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是应该学会用理性来分析一切的时候了。(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朱长超:中国代表掌声多
朱长超:两次不同的奥运会
【网海拾贝】谁是导致台湾兵凶战危的最大祸源?
一个体制内人员自述中共内部乱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