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王琼玲发表新书美人尖 捐版税回馈乡里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俊亮嘉义县17日电)嘉义县梅山乡出身的中正大学教授王琼玲,今天在出生地发表小说处女作“美人尖”,捐出永久版税给梅山文教基金会,并相对提拨同等款项捐给梅山爱心行善会,以回馈乡里。

海峡两岸知名学者王琼玲,专研古典小说,著有“野叟曝言研究”、“清代四大才学小说”、“古典小说纵论”、“野叟曝言作者夏敬渠年谱”、“夏敬渠与野叟曝言考论”等学术专著,是两岸第一位提出“才学小说”的学者,因此中国大陆今年7月将为她举办学术研讨会。

在专研古典小说多年之后,王琼玲两年前决定将内心对乡梓的浓烈情感,化为文字,于是开始创作“美人尖”,并在乡土文学作家黄春明的激励下,希望这本小说能“为时代留见证、为小人物写悲欢、为梅仔坑画素描”。

上午出席新书发表会的地方人士,包括梅山乡长黄世裕、梅山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沈耀宜(王琼玲念小学时的老师)、副董事长曾建昌、启蒙老师高裕正、高龄88岁的母亲王林金花,以及小学时教过她的教师、梅山地区多位小学校长等100多人参加。

黄世裕表示,过去他外出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提到梅山乡的小说家张文环,让他觉得非常骄傲,如今返乡任教的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王琼玲,不仅是后起之秀,更是海峡两岸知名学者,她在逆境中成长的过程,更是令人感佩。

沈耀宜指出,王琼玲已故的父亲王清泉,是梅山地区的文坛先驱,兼具诗、书、文三长,他一生务农、行医、执教、从公,却两袖清风,由于生性耿介、急公好义,因此被乡亲喻为“公道伯”。如今,“公道伯”后继有人,女儿出新书,令人欣慰。

王琼玲说,小说“美人尖”能够出版,她要特别感谢88岁的母亲王林金花,因为母亲是一位说故事天才、叙事高手,她从母亲讲述的故事中,获得很多题材;也要感谢在场的叔叔王清文,在她就读大学时,资助学费,寒暑假还引介她到客运公司工读,担任车掌小姐,筹措学费。

她说,念大学时,寒暑假担任车掌小姐,随车服务,虽然很辛苦,但走遍云嘉地区的山林田野、大小村落,目睹许多风土民情、人生起落、悲欢离合,不仅开阔她的视野、深化她的感情,也为日后的小说创作奠定丰厚的基础。

在“美人尖”这本小说里,王琼玲将梅山的许多地名,诸如“死囝仔溪”、“生毛树溪”、“汗路”等写入小说中,她同时感谢二哥父子替她的小说画地图,让读者更加认识梅山这块土地。

王琼玲表示,梅山是她的根,她在梅山吸收空气、养分,喝梅山的水长大,接受梅山人的栽培,尤其记得小时候帮父亲卖春联,乡亲们鼓励她,称赞她的父亲“公道伯”,让她旅居在外,受到委曲时,就会联想到乡亲们的鼓励与提携。

她说,学术研究,让她安身立命;小说创作,让她发光发热。在从事小说创作时,让她感到无比的快乐,为了感谢乡亲们的恩情,她要将“美人尖”这本小说的永久版税、义卖所得,全部捐给梅山文教基金会,并提拨同等款项捐给梅山爱心行善会,以回馈乡里。

今天的新书发表会,王琼玲原本只准备20本书义卖,由于乡亲太热情,最高价以2万元卖出,出价1万元的也有好几位,最后她将带来的30本新书全部义卖一空。

“美人尖”共分四篇:包括三中篇“美人尖”、“良山”、“老张们”,以及短篇“含笑”,全书约10万字,全书跨越的时间很长,每篇都超过50年。沈耀宜表示,阅读“美人尖”正如阅读一本现代启示录,尤其在农历年前的景气凋零之际,更是令人深有感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