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发现! 地震网可监控山崩土石流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1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嘉琪/台北报导〕莫拉克和芭玛台风挟豪雨袭击台湾,惊人雨量引发夺命土石流,台湾学者林正洪首度发现“土石流的振动规模,就像是中、小规模地震”,未来有机会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预警并定位土石流危机。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主任郭铠纹形容,这是“石破天惊”的重要研究。

目前全台有56处地震网,为了清楚找出震源,郭铠纹认为应该再加密到109处,未来透过与气象局同步连线,滤出土石流的低频震波,专人即时监看并立即定位,就能掌握灾害地点。

地震网想走到应用端,第一步得先加密地震网,硬体架设完成后,再增加监看的人员编制。郭铠纹说,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人员编制,九二一地震时是40人,至今还是40人,“整个计划可快可慢,全看上面是否有决心支持”。

我学者石破天惊重要研究

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员林正洪说,莫拉克让台湾惊醒,传统单一防灾预警已无法应付大规模豪雨灾害,应该建立复合灾害监测预警机制。

林正洪分析“即时宽频地震网”观测资料,发现在八八水灾惨遭灭村的高县小林村,当时土石流发生所产生振动,释放能量与规模四.六的地震相似,地震波远传到日本;八八水灾期间,小林村等多起土石流都被地震观测网测录到,总计观测约450多个疑似崩坍地点。成果已获国际期刊“自然”采用。

林正洪分析,农委会发布的土石流预警是以雨量模拟灾情,但成功率低于三成;福卫二号卫照图、航照空拍等影像纪录技术,主要是用来观测灾害后变化。即时宽频地震网可以全面监控山崩及土石流,还能提供定位,距离误差约在十公里左右。

林正洪解释,像土石流这样的“非典型的震动”,震动型态与传统地震不同,运用全台五十六个高灵敏度的宽频地震观测网,研究团队于8月8日(莫拉克袭台期间 ),在南部地区至少发现四十五个大规模山崩及土石流事件。

林正洪解释:“地震频率是每秒一到五次,土石流呈现的地表反应是每二十秒振动一次,频率较慢。”在芭玛豪雨袭击宜兰时,团队也每天观测到一到二次的地振动。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