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凯旋:官员拿博士学位是权力的异化

景凯旋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1月2日讯】在一次高等教育国际会议上,人大校长纪宝成称:“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此番话甫出便引起网民的喝采,虽说博士官员泛滥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一位名牌大学校长口中说出,仍然令舆情莫名振奋。国人总是脱不了感动的习惯,官员争当博士,不过是说明了权力无所不能无所不争的现象,其实看看自己周围,哪一样不是在说明这样一个现实:天下好事官占多。

古代的官员自然也是要讲学历出身的,这是官僚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汉立经传博士,通一经则可以做官。隋唐以后的科举考试,更是越来越讲究进士或举人出身,士人通过考试方能进入仕途,致身显宦,读一读《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便当了然。今天官场中的博士群体,我认为应该分清两种情况。博士毕业后去当官无可厚非,只要官本位制度不变,公务员就是趋之若鹜的职业,而在职官员读博士,却会不可避免地与权力发生关系,对学术造成损害。古代的官员是先学历而后入仕,今天的官员则是先入仕而后学历。于是便出现了中国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的现象,这在古今中外都算得上是奇观了。

在职官员当博士,自然不是为了学问,而是为了仕途。按说,现代的博士学位意味着一个人在某一专业领域的造诣,需要寒窗十年的苦读,并在获得学位后,继续不断地进行研究。知识的尊严就在于“为知识而知识”,但许多在职官员拿学位,却志不在此,而是另有所图,为以后的升迁打下基础。在一个学历崇拜的社会,学历越高升迁的机会就越大。似乎官员有了高学历,就真的学富五车,有了真才实学,而且还有了很高的行政能力。而官员升迁看高学历,也表明当下的选拔机制处于如何错乱的状态。事实上,许多官员获得博士学位是非常容易的,派个秘书来听听课,做做笔记,论文靠人代笔,那是大有人在。在这种不公平竞争的情形下,不仅官场学历虚假化,而且知识本身的权威也贬值了。那些靠十年寒窗才能拿到博士学位的学子,他们如何才能保持对知识的敬意?

在中国,知识从来就没有独立性,而是依附于权力。官员当博士,本身就有权力出租的嫌疑,如果一个人不是握有权力的官员,他能够轻而易举地考上博士生,轻而易举地读完学业吗?今天的大学早已没有了独立性,其本身就如官场。对于那些大学和教授来说,让官员读博士,进行权学交易,同样也能借此获得权力资源,谋取现实的利益。我就见过这样的教授,为自己的博士中有官员而兴奋不已。正如有文章指出:“官员以权力谋学位,教授以学历谋资源,博士帽变成了权力腐败和学术腐败同流合污的筹码。一些缺乏独立精神的高校将学位化为献媚的礼物,得到了项目、经费和资源,成为博士帽批发商。”这样的博士研读,不过是官场的权力游戏延伸到大学罢了,权力是获得学位的最佳途径,而学位则是获得权力的最捷方式。

要想消除这种官员博士帽满天飞的现象,就像要消除各种腐败一样,除非官员们放弃什么好处都想得到的欲望,否则手中的权力就会技痒。但这样的指望显然是靠不住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选拔制度,限止在职官员对高学历的追求。如果真有要想读博士的官员,就请他辞去职务,真正地去做学问,而不是混迹于职务与学业之间,无所作为,浪费教育资源与纳税人的钱。但这样的设想同样是不乐观的。只要权力无所不能,大学缺乏独立性,一顶博士帽算得了什么?

(转自作者博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看穿商业对手,出奇制胜(3)
从职场看世间: 休息片刻的时间
什么“病”使浙大海归跳楼?
末日博士罗比尼:欧美日经济复苏“疲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