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俊:运用多元见解开启改变契机

刘明俊

【大纪元11月20日讯】每件事物都可分成“事实”与“见解”。

事实是客观、公开共有的,在相互可观察到的世界中被参照。描述事实,你可以使用下列句子:“天正在下雨”、“这报告有十八页这么多”,这都只是事实而不带有个人评价。

见解则是主观的。每一个人都是种族、性别、宗教、国籍和家庭的独特混合体,且根据个人感官能力的不同、个人成长文化的差异,对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见解。每个人都要以第一人称来说出见解,如:“我不喜欢下雨天”、“这报告太长了,不符合我的需要。”它们可能是实话或谎话,但都不代表真或假。

见解是自动产生的,你总是对你周遭的每件事持续且自动的产生评价,你无法选择要或不要。这些见解中许多是有用的,然而,它们许多也是有毒的。当一个见解伪装成事实时,它就是有毒的。因为有毒的见解会表现的像事实的陈述一般,假装它们不只是个人见解而已。例如,“下雨天很烦人”或“老张是个怪人”。有毒见解的问题在于,它们宣称自己描述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不同的有毒见解就导致了冲突。

见解是我们做决策所必须。唯一的差异在于,你是有效或有毒的去表达你的见解。

有效见解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你要拥有它。你必须承认它只是你的见解而不是事实。这就创造了让多元观点得以共存的“空间”并降低防卫心。用“我认为你错了。”来代替“你错了。”

有效见解的第二个条件就是,你要解释你的理由。你必须要能够提供事实与渴望来支持你的评估。见解的产生是因为比较了客观的条件与主观的渴望而来的。因此,就算其他人无法跟你站在同一阵线,但他们将可理解你的理由。例如,老王说:“我不要这十八页的报告。我需要的是可以在五分钟内读完的摘要。”小李可能不同意老王的请求,不认为读者都只想在五分钟内看完,但他们不会在“十八页”或“大多数人无法在五分钟内看完十八页”等事实上做争论。

有效见解的第三个条件是,它要能说明我们在任务上(解决问题)、在关系上(增强合作与信任)与自身福利上所渴望得到的改变。有效的见解要能触发行动,而不是去引起其它有的没的事情。老王抱怨小李的报告是一场灾难,并不能让他得到任何东西。他需要的是一份可以很自在跟董事会提案的报告。

当你能满足有效见解的三条件,你才可能从根本上讨论事情并获得进展,而非停留在无意义的对抗上。◇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羽轩:慎防理财的土石流
李子衿:又一衍生性商品投资失利
李世珍:企业主如何找到合适人才?
李世珍:辨识思路类型觅良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