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古代的试院又称为“棘院”?

心语
font print 人气: 38
【字号】    
   标签: tags: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一种以分科考试取士的制度,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清末。唐朝科举取士分常科、制科两种,而常科和制科的诸科目中,明经与进士两科最受士人重视。宋袭唐制,但改革了科举的内容和方式,形成州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明清时则为院试、乡试、会试及殿试四级考试制。

贡院,举行会试、乡试的场所,即试院、考场。如《明史.选举志二》︰“试士之所,谓之贡院。”唐玄宗开元年间,因考功郎中不受士子敬重,于是将原由吏部主持的进士考试,改归礼部负责,并开始设置贡院。如唐朝李肇撰《唐国史补.卷下》中载︰“开元二十四年,考功郎中李昂,为士子所轻诋。天子以郎署权轻,移职礼部,始置贡院。”

乡试是各省每三年举行一次的考试,中试者称为“举人”。因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为“秋闱”、“秋试”。乡试的考场设在各省省会的贡院,院内有分配给每位考生的小屋数千间,小屋依《千字文》编列号数,称为号舍、号房,如天、地、玄、黄之类。

每一号舍高六尺,宽三尺,深四尺,无门,只容一人。考生在号舍内,白天写考卷,晚上睡觉。乡试共考三场,每场三天,考生要自带笔墨灯烛,衣被饮食。进入号舍前要经过严格的搜查,以防止夹带舞弊,入号后不得再出入。号舍设备不佳,环境极其恶劣,若遇刮风下雨,考生只得用自备的油布来防风雨。

清朝章回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中对此有贴切的形容:“那号舍立起来直不得腰,卧下去伸不开腿,吃、喝、拉、撒、唾,纸、墨、笔、砚、镫,都在这块地方。”

由于科举考试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考上了就等于可以荣华富贵一生,因此历代的科举考试,都有作弊行为发生。历朝历代为了能公平取士及保持贡院的考试秩序,对舞弊之事能防微杜渐,因此考生进入贡院前都有点名、识认及搜检等严苛规定。

此外晚唐五代试士,为了防止放榜时士子喧哗吵闹,就用荆棘围在试院的四周,如《旧五代史.周书.和凝传》上载:“贡院旧例,放榜之日,设棘于门及闭院门,以防下第不逞者。”意思是说,贡院的惯例,在放榜日,都要设置荆棘,关闭院门,以防落第的人不满肇事。

后来,贡院为了防止夹带传递作弊,或防止闲人擅自进入,也会在贡院四周围上荆棘,因此贡院又称为棘院、棘围、棘闱。如清朝厉荃辑《事物异名录》上载︰“棘院,贡院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用书信作为往来沟通的方式,可以追溯至两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如《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书札就是信函﹚后来渐渐的古人在写信时,往往总会在信首或信尾的地方,写上“某某顿首再拜”,那为什么要用“顿首”二字呢?
  • 我国婚嫁习俗中,男女订婚或结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财物就叫作聘礼,也称彩礼、聘财、财礼。但古人一般也把彩礼称为“花红”,如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说甚一家一计,又无羊酒段匹,又无花红财礼。”又《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太守分付花红羊酒鼓乐,送到他家。”但是,彩礼为什么又称花红呢?
  • 在《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上载:“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又《汉‧蔡邕‧陈实碑》载有:“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闭心静居。”另有《汉‧班固‧白虎通道德论‧卷四‧致仕》上说:“臣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去避贤者。”这些古文里的“悬车”之年、“悬车”告老、“悬车”致仕,意思都是指年老﹙通常为七十岁﹚辞官退休。那么,为什么用“悬车”来表示退休呢?
  • 目前教育机构授予的最高学位,我们称为“博士”,如哲学博士、医学博士、文学博士、教育博士等。但是,为什么卖茶卖酒的人也被称为“茶博士”、“酒博士”呢?
  • “吹牛”、“吹牛皮”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口头禅之一,就是比喻那些不自量力或信口开河说大话的人。那么,为什么用“吹牛”来形容呢?
  • 在浩瀚如海的史料、古籍、诗词、绘画中遗有许多屏风的痕迹。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中因有屏风的陪衬,将嫦娥的寂寞和悔恨更深刻的表现出来。再如五代时顾闳中所绘长卷《韩熙载夜宴图》全长三米,共分五段。画中就是用屏风将画面分隔为听乐、观舞、休息、清吹、散宴五段。那么,为什么古人总喜欢在房子里放置屏风呢?
  • 不管是在唐朝白居易的诗《长恨歌》︰“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或古籍史书《后汉书.延笃传》:“大将军椒房外家,而皇子有疾,必应陈进医方,岂当使客千里求利乎?”中,都有“椒房”一词,那么“椒房”是指什么?又为什么是古代后妃的代称呢?
  • 在古籍史书的图片或古装戏剧节目中,我们常会看到皇帝或他的大臣们,身上所穿的官服总绘绣着许多精致的图案,不同的官阶,官服上的图纹或数量也不同。那么,为什么官服上要绘绣这些图纹呢?
  • 中国古代的成年仪礼,最主要是男子有“冠礼”,女子有“笄礼”。我们知道,冠礼是指古代男子在未成年前束发而不戴帽,到了二十岁成年时才由长辈为其梳发并戴上新帽,这个纪念仪式就称为“冠礼”。那么,为什么古代女子的成年仪礼称为“笄礼”?
  • 在古代小说中常看到把女孩儿喊为“丫头”,其实现在有些华人地区还沿用这种称呼。如《红楼梦.第十五回》有:“忽听那边老婆子叫道:‘二丫头,快过来!’那丫头丢了纺车一径去了。”但为什么要把女孩儿称为“丫头”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