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蓝气势不再 马开始卸责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彭显钧、王寓中、施晓光/台北报导〕四年前县市长选战,马英九初任党主席,马在选前喊出不过半就辞党主席,国民党拿下十四个县市的大胜佳绩;今年县市长选举,马英九再度担任党魁,国民党却在六县市面临苦战,随着投票日逼近,不但不见有人为成败做出承诺,反而从马开始“撇清责任”。

对“马总统兼主席”的第一仗成败标准,有蓝军立委主张应以四年前县市长选举结果为依据,若蓝营执政板块减少,就算吃败仗,但蓝委也认为,即便选输,由于提名过程马未参与,应没有下台的问题。

2005年,马英九首度当选党主席,个人声望如日中天,当年二十三个县市长选举,马主席旋风横扫全台,马在选前四天喊出,国民党若未能赢得过半的十一县市(扣除金、马 ),就辞职负责,结果国民党一举拿下台北县等十四个县市,此一关键决战,对2008年立委及总统大选,也有决定性影响。

去年马英九取得总统大位,但马政府一年多来执政绩效不彰,马的光环迅速消退,今年三次立委补选,蓝营先在苗县落败,接着在北市大安铁票区“惊险获胜”,而云县立委补选,更是“惨败”。

党内指出,重返执政后才一年多,面对年底选战,国民党从提名开始就处于“内忧外患”局面,选前马英九还带头在花莲提出党内提名不是他的决定等卸责性谈话,而执政绩效不彰,党的形象不佳,高层各自盘算,马总统个人声望又重挫等多重因素下,全党声势已盛极而衰,出现快速走下坡的严重警讯。

有关选举成败评断标准,立委萧景田说,“起码应该维持上一次的战果”,毕竟这次有很多县市未选,国民党又在中央执政,客观条件要比上次县市长选举好得多,如果这次当选席次不如上次,马主席当然必须负责,“但不至于要下台”。

国民党立委罗淑蕾认为,这次有选举的地方都属小县市、非都会型地区,较偏重派系、个人感情因素考量,若要把选举成败与马总统划上等号,并不合理。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