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拉面的故事

文/吴树枝
font print 人气: 769
【字号】    
   标签: tags:

日本美食拉面远近驰名,拉面之所会让人食指大动、美味好吃,在于面条Q及纯大骨所熬出的浓郁汤头且不加味精,让人吃了还想再续……虽然是一般餐食嗜好者的最佳选择。但吃一碗拉面也能吃出温馨感人的故事,就很不平常了。

数十年前,在日本一处小镇上,有位三十多岁妇人,多年前夫君因工作过劳不幸过世,留下2个尚在小学就读的幼子,生活相当清苦。没啥学历的她,为了育养两子成人,四处打零工,多为清洁、清扫工作,且身兼数职,一天工作往往长达十几个小时,有时要到晚上十一点多会收工。

妇人所赚的钱,除了勉强糊口外,就是小孩学费及衣服……等等,由于收入微薄,也常会有一餐没一餐的,生活困窘不难想像。

有一天,在雪花飘飘、天寒地冻的日本过年除夕夜,这位妇人工作完后,身心疲惫饥饿的她,手牵着两个儿子,来到一家拉面小吃店前。由于三人都处在饥肠辘辘的状态下,很想进去吃碗热腾腾的拉面。却因身上的钱只能够买一碗最阳春的拉面,便在拉面店家门口犹疑徘徊。这时里面已经没有客人了,而拉面老板正是准备要打烊……

这位妇人为了填饱两小孩的肚子,便鼓起勇气带着两个孩子进店,找位子坐下。老板娘看到有人来,马上出来打招呼!妇人便道:“老板娘,请给我一碗阳春拉面”还特别拉高“阳春”两个字的声调。老板娘一瞧,母子三个各自一脸疲惫饥饿相,三个人只点一碗拉面,原以为听错,便再次问妇人:“你们要吃‘一碗’阳春拉面吗?”

妇人:“是的!一碗‘阳春’拉面!另外再给我两个小碗及两双筷子。”

这老板娘:“喔!”然后嘴里没出声的重复着“一碗阳春拉面,两碗小碗及两双筷子”便走进厨房。与此同时,三位客人饥饿得几乎全身无力的模样,使得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原本欲打烊的念头也就此打住。

老板娘进去后,吩咐老板下一碗拉面,并将今天剩下的肉片及豆芽菜加了进去。片刻后,热腾腾拉面出炉,老板娘端来好大一碗放在桌上,里面有很多菜,两位孩子看到非常高兴。这时孩子的妈表情尴尬不好意思,且低头细声的说:老板娘,我们只要一碗阳春拉面,不是……

老板娘说:“我知道!没关系!那些菜是我今天剩余的,看到你们那么饿!外面天气又这么冷,所以我就将剩下的全数加进去,希望你们不要嫌弃!”这位妇人会意后,感激的红了眼眶,连声道谢!

妇人看着孩子很高兴的吃着面,脸庞浅浅露出满意的微笑,自己却只吃少许,大部分都让小孩吃。这一幕把母爱发挥极至的境头,店家老板夫妇全都“录”在眼里,心里想着:这不就是天下父母心的最佳写照吗?老板夫妇相当感动,心想,这位妇人家境应该相当苦,要不然不会这样,正想着时,这三位客人也吃饱了。妇人付了钱后,便随口向老板夫妇道谢后携儿离去,消失在瑞雪纷飞、寒冷黑暗的小巷中。

翌年,同样时间──除夕夜晚快打烊时刻,这位妇人又携二子前来吃面,老板夫妇看到,心想“这不是去年除夕夜来吃拉面的那位妇人与小孩子吗?”这位妇人同样叫了一碗阳春面及多要两副碗筷,而老板娘不吝啬依照去年把剩余肉片及豆芽、青菜全加进去。两小孩子依旧吃得很高兴,还向妈妈说:“这家拉面又便宜又大碗,老板阿姨待人又亲切。”孩子的妈只是微笑点头:“嗯!这要谢谢人家唷!”

有了两次缘分便与妇人熟悉起来,老板与妇人在闲聊中,得知孩子的父亲因工作过劳病逝多年,留下二子嗷嗷待哺,没有房子,只好寄居亲戚家。为了育子成人,便找多份清洁工作(工作往往多超过12小时以上,甚至更长时间),但所得只能勉强度日,生活算是困生潦倒。妇人说:“两年相同的一碗拉面是我们每年最丰盛的一餐,也是小孩吃最高兴的晚餐,谢谢老板娘恩赐!感恩不尽。”而说到生活点滴伤心处,还抿着嘴红着眼眶掉下眼泪,两位小孩看到妈妈这一幕,心里更清楚自己处境。

老板娘与妇人短暂接触,了解真相后,妇人离去前那一刻,老板娘在两位小朋友面前趁机说:“妈妈为了你们两个很辛苦工作,在学校一定要用功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才不辜负妈妈的辛苦付出及对你们未来的期望。”两个孩子似懂非懂的点头,说bye-bye后离去。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又过去了,孩子也长大一点,同样时间吃拉面戏码重演,差别的是这三位客人未到之前,老板娘已先行将碗筷占位置等候着,并且在吃面时都会相互寒暄一番,让彼此更加了解。第四年、第五年都有着同样一碗拉面三人吃的戏码演着,碗筷也很整齐的摆放,孩子也逐渐成长,孩子也很熟悉这碗丰富的拉面,非但吃得很高兴且让全家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由于一碗拉面的缘分,促成店家老板与妇人变成了熟识的好朋友。

第六年的除夕夜,同样时间碗筷也很整齐的摆放占着位置,其他客人要坐那个位置,都被老板夫妇挡着。由于每年总习惯这样等候及见面时寒暄一番,今年也没例外。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就是不见熟悉客人出现,晚上12点半过去了,都快凌晨一点钟了,还是不见踪影,老板娘还不时往外面瞧,“怎么没来,是不是发生啥事了?真令人担忧!”店家老板夫妇最后失望的休息睡觉,睡觉时辗转反侧难入眠……

第七年除夕夜也同样碗筷也很整齐的摆放占着位置,其他客人觉得奇怪,为什总在那张位置上先摆放碗筷?

等呀!等!尽管外面风高夜黑大雪纷飞,好不容易捱到这一天,就是不见那母子踪影!这时老板夫妇,就开始胡思乱想,会不会发生意外?究竟怎么啦!怎么今年没来?不时往外面瞧着,着急的等待及盼望,但总是等没人!。就这样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年的除夕夜都不见那母子踪影?虽然这样!但碗筷也依然摆放在那张桌面上,等待着,看是否会又再奇迹出现,哪怕不是来吃面也行。而老板夫妇不只是除夕夜等候想念着,连平常也牵肠挂肚,想着念着“不知怎样了?”

第14年的除夕夜,碗筷依然整齐的摆放着等着,盼望奇迹出现。时间就在等待中过去,就在恳切的想念及盼望中,来了一位面带笑容的妇人及两个兴奋年轻人,两手各自拎着贵重礼品,在摆着整齐的碗筷空着的桌前坐下。这老板娘说:“这已有人订位了,不好意思。”这时年轻人很兴奋的说:“老板娘是我们啦!不认得我们了吗?以前除夕夜都来吃面的……”当然不认得,人不但长高了,模样不再是以前的小孩。在三思量及左右瞧望后终于认了出来,于是老板娘赶紧喊老板出来。

他们终于来了。由于太久没见面,又经常思念着,彼此相见面欢欣异常,相互拥抱着喜极而泣,久久不能言语,场面温馨感人,任谁目睹这一幕都会为之动容。

等候多年的好友终于出现,老板赶快到厨房下拉面,每人一大碗热腾腾拉面外,还有其它菜色可搭配,丰富哪!见面后,老板夫妇便将这多年来除夕夜都在痴痴等待情形告知他们母子,因为没住址也无从联系,只有默默盼着奇迹出现及暗中祝福着平安无事,让她们母子刻骨铭心的感动,尤其孩子的妈,更是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两个大小孩也跟随红了眼框。

随后,这位妇人将几年来的遭遇告知老板夫妇,而含辛茹苦的抚养两个孩子也有了代价,一个当律师,一个在报社当记者。最后这位当记者的孩子将真实故事写成文章刊登于报上,很快的,故事“掌声”热烈响起,除了这个店家涌进大批客人外,还受到电视台的青睐,将真实故事搬上萤幕,引起日本百姓压倒性的共鸣,风靡全国。

结语
故事情节感人,展现人类“善良本性”的光辉。故事中妇人虽然生活艰难困苦,但为养子成人,母兼父职谨守本分,无怨无悔的辛苦付出,是社会传统美德的典范值得喝采。而在落难时,拉面老板夫妇,宽宏大量的热情以待,让这贫困一家人备觉温馨,虽然只是一碗不起眼的拉面加上肉片、豆芽菜,却犹如雪中送炭让贫穷人家觉得很温暖,这对善心夫妇的仁慈关怀是社会和谐得以延续的主要力量之一,值得效法、鼓励、提倡及宣导。现在文明社会,道德水准却不若往昔,希望借此故事让人在烦忙紧张的环境里,对逐渐衰退的道德再度重视起来,具有让人沉思启迪、达到潜移默化的鼓舞作用。@*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占地广达30公顷的库肯霍夫(Keukenhof)公园,是全世界最大的郁金香产地。 尤其每当花季时节,争奇斗艳的壮硕美景,幕名来自世界不同肤色的国家人民,观光人潮汹涌。
  • 现代文明者如何饮食,这是个很现实的重要题目,目前各大食神派者及宗教说词不一,甚至有两极化走向。有说:荤食不利健康,素食有益身心。有些主张:鱼、肉不沾,就连牛奶都视为荤食不利健康,而有些鱼、蛋归类素材,有者认为万物均为人类需要而存在,只要需求就可取用。
  • 自古以来素有‘小威尼斯’之称的布鲁日BRUGGE,是比利时浪漫之都。运河交织出水都城市风情,文艺复兴时期‘哥德式’建筑依河而建让城市浪漫而优雅。
  • (大纪元记者吴树枝、杨加桃园报导)18日下午桃竹苗地区近千名法轮功学员齐聚在桃园县政府前的广场举行反迫害十年的系列活动,斗大的“解体中共才能停止迫害”横幅在县民广场上飘扬。当天主要的活动是八个主题队伍在桃园市区的游行,晚上并有“呼唤良知、停止迫害”的烛光悼念会。
  • 宜兰平原处处都可以看到龟山岛,是宜兰最为特殊醒目的地标之一,昔日是军事禁地,民国89年正式开放民众登岛,然而登岛人数的限制,仍有不易让人一窥究竟的神秘之面纱。
  • (大纪元记者吴树枝印度拿卡波报导)一年一度的印度佛教庆典,九月底在印度佛教庆典圣地-拿卡波(Nagpur)隆重登场,由法轮功学员组成的天国乐团受邀表演,当地围观及夹道的民众挤满现场,场面相当震撼,也受到当地媒体关注。
  • (大纪元记者吴树枝/印度孟买报导)台湾天国乐团,受邀印度度大城-孟买(MUMBAI)演奏,让民众大开眼界,震撼孟买商埠港市,除了媒体关注外,天国乐团员还在印度之门(Gateway of India)表演功法及教围观市民习练功法,当地民众相当投入。
  • 洛神花由于连叶片都酸,所以鸟儿、虫儿都不敢尝试,因此几乎不必喷洒任何农药...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