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英文书评﹕最后的皇后——宋美龄

人气: 13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吴英综合编译)专门为王室女性写传记的海纳‧帕库拉(Hannah Pakula),最近发表新著“最后的皇后:蒋介石夫人和现代中国的诞生(THE LAST EMPRESS Madame Chiang Kai-shek and the Birth of Modern China)”,引起人们对蒋介石(1887-1975)和他的夫人宋美龄(1897-2003)的关注,仅摘要《远东经济评论》(Far East Economic Review) 以及《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发表的书评,以与读者一起探索美丽又神秘的蒋夫人。

帕库拉曾写过《一个不寻常的女人:腓特烈皇后——维多利亚女王之女,普鲁士皇太子之妻,威廉皇帝之母》(An Uncommon Woman: The Empress Frederick, Daughter of Queen Victoria, Wife of the Crown Prince of Prussia, Mother of Kaiser Wilhelm)和《最后的浪漫主义者:罗马尼亚的玛丽皇后传》(The Last Romantic: A Biography of Queen Marie of Roumania)。虽然从中国近代史的角度来看,蒋夫人并不是女王或皇后,但是她嫁入蒋家的生活却与王室生活十分类似,因此,《纽约时报》的书评认为帕库拉以“最后的皇后”为蒋夫人另一本传记的书名,一点也不夸张。

坊间有关蒋宋美龄的中英文书籍很多,褒贬都有,但这是身为公众人物不可避免的结果。帕库拉与众不同的是,她用传记的方式带领读者进入满清以后的中国,用说故事的流畅笔法,让读者更了解才华洋溢又深沈谋略的蒋夫人。

宋美龄来自一个富裕的上海家庭,从小就被父亲送去美国读书。她还有二个姐姐,都嫁给中国当时的显赫人物,宋霭龄嫁给孔祥熙先生、另一位姐姐宋庆龄嫁给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宋美龄则是在一九二七年嫁给蒋介石,当时蒋介石还不是一个基督徒,已经结过两次婚,有一个儿子。

《远东经济评论》的书评指出,对许多美国人来说,蒋夫人代表着中国为争取政治独立对抗日本帝国的象征。蒋介石不擅于公关工作,得罪不少当时的美国文武官员。如果不是蒋夫人,美国不会提供大量资金给蒋介石对抗日本。

1943年,中国独立对日抗战进入最艰苦阶段,为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日的支持和同情,蒋夫人于当年2月至4月访美,先后至美国国会、纽约市政厅等处发表演说,掀起了一阵蒋夫人旋风。最受瞩目的演说是蒋夫人在美国国会所发表的演说,因为当时蒋夫人是第一位受邀请而到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东方女性,更是第一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


洛杉矶市长Fletcher Bowron在市政厅讲话,欢迎蒋宋美龄到访。(网络图片)

美国欢迎蒋宋美龄来访的阅兵和游行队伍。(网络图片)


蒋宋美龄1943年访美演说,众议院的议员们凝神聆听演讲,议员和旁听席上皆座无虚席。(网络图片)

洛杉矶市民为到访的蒋宋美龄在好莱坞圆形剧场举行盛大隆重的欢迎会。(网络图片)


蒋宋美龄在洛杉矶唐人街集会上发表演讲,号召华侨支持抗战。(网络图片)

1943年3月7日,蒋宋美龄回母校卫斯理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演讲。(网络图片)

蒋夫人在国会的全场演说二十余分钟,所获掌声无数,成功的促使美国重新思考重欧轻亚之政策,也为日后争取美国对华援助奠下基础。她在那场演说中赞扬美国不仅是民主制度的熔炉,也是孕育民主主义的胚胎。根据当时众议院议长萨姆‧雷伯恩(Sam Rayburn)的回忆,蒋夫人十分清楚如何制造戏剧性的效果。

蒋夫人对美国的影响不仅止于国会,透过广播及媒体的报导,她的魅力席卷整个美国,《财富杂志》曾形容她是史上最卓越的大使。在她到访美国后的一年内,美国国会废止排华法案,不再阻止华人移民,此外,美国提供更多的资金及战争物资给蒋介石。在她的协助下,中国人成为“好”的亚洲人,而日本人则取代向被美国视为“黄祸”的中国人,成为美国人的眼中钉。

《纽约时报》的书评指出,帕库拉的传记非常吸引人,在她的笔下,蒋夫人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她丈夫的妻子,也让我们看到一位才华横溢的、迷人、勇敢,但又诡计多端的女人,她是蒋介石与美国人之间的重要媒介。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