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土地的变迁(1)

吕合
font print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一)分地

小湖村今天很热闹﹐因为马家三兄弟在分家。老大永广﹐为人诚实﹐干活不太下力﹐外号“懒包”。老二永恒﹐心眼多﹐遇事好占小便宜﹐大家叫他“鬼子精”。老三永远﹐老实可靠﹐能吃苦﹐外号“三抠”﹐三抠叫的很响了﹐真名反而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父亲叫木和﹐为人忠厚﹐日子过得还行﹐有十几亩地﹐一家还算和气﹐三月前老人去世了。

老人走后﹐永恒心里就泛了嘀咕﹐他只有一个男孩。老大有两男一女﹐老三有三男一女﹐他们人多﹐吃穿肯定消耗大。他就鼓动分家﹐分家也在情理之中﹐都没有意见。今天请来小舅﹑三姨夫﹑二叔主持分家。永广的大孩子立群﹐因为他是长子长孙﹐独得半亩﹐是当地的习惯﹐也是他爷爷定下的事﹐其余的平均分配。地产由大家商定﹐怎么搭配比较合适。房产呢﹗

现在住宅的前后院分为两份﹐新盖的院落为一份﹐防止争执﹐都由抓阄决定。三兄弟对此﹐没有异议﹐并各自表态﹐抓阄后绝不反悔﹗土地没有说法﹐各家都是三亩半。房产呢﹐老大是后院﹐老二是前院﹐老三是新宅。老二很想要新宅﹐既然抓阄定了﹐守着众人也不好说啥﹐只是心里有点别扭﹗<--ads-->

小湖村在山东﹑江苏﹑安徽三省交界的地方﹐郗水湖畔﹐有七十几户﹐马姓有四十多户﹐李﹑王两姓各有十几户。座落在一个小山的旁边。离津浦铁路有十里地远﹐村民不富裕﹐只要勤俭﹐还能勉强生计。原由山东管﹐后又划归江苏管。

三抠确实是“抠”﹐娶个熄妇也抠﹐人们都叫她抠嫂。抠嫂娘家是个渔家﹐家境比较贫寒﹐从小就能吃苦﹐是过日子的好手。分家后﹐就和三抠筹划着生计。从娘家借来鱼网﹐叫她哥教三抠使船撒网﹐扑鱼捉虾。虽然小湖村在湖边﹐这里的人从不下湖捉鱼。抠嫂在院前房后﹐所有空地上种菜﹑栽树﹐一有空就代着孩子到地里﹑山上挖野菜﹐打猪草。她的孩子也个个勤奋﹐家里﹑地里忙个不停。

说起三抠﹐十里八乡都知道。把他“抠的事”都当作笑话讲﹕“一条咸鱼吃三月﹐每顿饭只舔两下。”“他的牛拉了一泡屎在路上﹐他没拿粪筐﹐脱了褂子包起来拿回家。”“他家的碗不用刷﹐光用舌头舔干净。”这样传说很多很多﹐无法考证真伪。但是有个传说可能是真实的﹐一天﹐二儿子立夏在湖边﹐捡了一条两斤重的鱼﹐高兴拿回家。抠嫂拿在手里反复掂量﹐鱼肚子已经发胀﹐肯定卖不出去了,才决定自己做着吃。他家虽然打鱼﹐从来不吃活鱼﹐更不吃大鱼﹐今晚做了一锅鱼汤。吃饭时﹐立夏看自己碗没有鱼﹐看大哥立冬碗里也没有鱼﹐又看姐姐立春碗里还是没有鱼﹐肯定小四立秋碗里有鱼﹐一看还是没鱼。

立夏疑惑的问道﹕“妈﹗鱼呢。”

抠嫂说﹕“鱼肉留着下顿吃﹗”

两年下来﹐三抠家渐渐就有了积蓄。粮食有了结余﹐钱也赚了一些﹐湖里鱼虾出产不少﹐又好卖﹐都变成钱或粮。

二哥永恒为人奸诈﹐点子多﹐以为赌博不费力气﹐挣钱快﹐沾上赌博嗜好了。这次没搞好﹐输钱输的多﹐没法还债﹐想将自己一亩四分地卖给三抠﹐求大哥说合。比一般市价高的多﹐三抠不想买。

大哥说﹕“这是爹撇下的家产﹐不能给了别人﹐吃亏沾利﹐都是自家兄弟。”听了大哥的话﹐这才买了下来。

日子过出点甜头﹐三抠心劲更大了。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叫醒立冬﹐去湖里起网﹐捉到的鱼虾﹐由立夏拿到街上去卖。三抠代着立冬捞湖草﹑堆河泥。忙到九点﹐才吃早饭。饭后﹐休息半个小时﹐就到地里忙活。两点吃完中饭后﹐不去地里﹑就去湖边﹐天黑前还要起次网。不管严冬酷暑﹑雨雪寒风。脚冻裂口子﹐直流血﹔太阳晒破皮﹐也从不休息一天。

而抠嫂并不轻松﹐起的早﹑睡的晚﹐喂养家禽家畜﹑洗衣做饭﹑缝缝补补﹑垫栏出圈﹐没有闲着的时候。女儿立春帮助抠嫂料理家务﹐二儿子立夏放牛驴﹐卖鱼虾﹐顺便割草拾粪﹐凡是零活杂事都是他的。只有三儿子立秋﹐没有固定活﹐主要帮着立夏忙活。一年四季﹐全家大小忙着﹗辛劳着﹗

虽然是同样的土同样的地﹐三抠的土地产量﹐就是比别人多。别人亩产是三百斤﹐他家至少是三百五十斤﹐地里的庄稼又绿又壮﹐至少比别人的庄稼高出半头。而他又会兼作套种﹐施肥也多﹐加上精耕细作﹐道旁路边一寸土地﹐都不让它闲着。所以他家每年地里出产﹐比其他人家多出不少﹗渔业收入也很可观。当然他家付出的辛苦和汗水﹐比别人多的更多﹗由于三抠全家的吃苦﹑受累加上抠﹐土地确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日子一年比一年富裕起来﹗

小湖村原来第一大户是王有斋家﹐据说他爷爷的爷爷是个大官﹐置办一份大家产。宅院三进三出﹐石板铺地﹐石狮子把门﹐村中一半地产都是他家的。后来败落了﹐到了他这一代﹐更不行了﹐染上大烟勾当。因为欠债﹐家中已经没有值钱的东西可卖了﹐只有又变卖了六亩地﹐还是三抠出了比较高的价格﹐买了下来。

同村的李大学家﹐家境富裕﹐可不像三抠家。不光吃喝讲究﹐穿的也格外体面。他们全家从来不下地干活﹐长年顾用长工。他有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大儿子在南京上学﹐大女儿在徐州就读﹐小的在本地上学﹐而三抠只是二儿子上了几天学。李大学不想叫他的子女还在土地里混吃喝。为了供孩子上学﹔还准备在徐州办一个布店﹐已经找好铺面﹐定好进货的渠道﹐近期就要开业了。所以他家卖了不少地﹐土地已从二十六亩减到八亩﹐他还打算卖掉一些。他的不少土地都让三抠买去了﹐还卖给他两头牛一头驴及不少农具等等。

就这样十几年下来﹐小湖村的土地不断更换着主人。三抠居然成了村中第一大户﹐他有土地二十八亩半﹐牛三头驴两头﹐农具齐全。住宅也由小变大﹐有了前后两个院落﹐一个大场院﹐家中顾有一个长工两个短工。虽然这样﹐三抠和抠嫂﹐依然如此的抠﹑如此的辛劳。

随岁月流失﹐三抠子女们也已长大成人﹐立冬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立春远嫁峄城的乡下﹐离家有五十多里。立夏十六岁时﹐不想再吃这些辛苦了﹐与同村几个年纪相仿的孩子﹐偷偷走出家门﹐不知去向。有人说去了北边﹐当了八路了﹗

立秋渐渐地﹐承担不少家务。

国共两党的战争﹐已经在徐州一带打了起来﹐小湖村也是炮声﹑枪声不断﹐时常有飞弹光顾这个小山村。不少人家为了躲避战乱﹐到处走亲访友。三抠为了家产不愿离开﹐他仍然去地里干活﹐被飞弹打伤胳膊﹐全家才不敢外出﹐在家躲避战火。

炮声枪声逐渐稀落下来﹐村子里﹐人又渐渐多了起来。虽然三抠胳膊没好利落﹐又开始忙里忙外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故事从1950年七月的一天说起──1950年时,张勇还不满八岁。这年七月的一天,张勇放学回家,老远便看见几个细娃爬上他家四合大院前的大梨树上,在摘那些还半生不熟的梨子。这些梨子成熟后,妈妈戴敏会带着他和哥哥张忠,挑着满箩的梨子,路过娘家时,妈妈总是给贫穷的外公外婆留下一小部分,剩下的就挑到花溪的大街上卖。
  • 张勇被这突然的变故惊吓得两眼翻白,口吐白沫,脸青面黑地倒在了戴敏身边。戴敏把张勇紧紧地搂在怀里,惊恐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 悠长的通道,那一袭清丽的背影莲步轻移,泠然欲飞。然而那一声问得情切,司瑶的身形不禁一顿,那华丽高大的仪门近在眼前,却是如何也跨不过了。她深吸口气,强忍着澎湃的心绪,故作无所谓的样子驻足、回首。
  • 落月半轮残 浮曦五岳翻 长风十万里 愿度天门关
  • 奔崖直下泻飞泉, 震耳雷鸣匝地烟。 避暑松泷谐万籁, 迷濛漫野水连天。
  •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此诗是白居易对自己前半生经历的反思;那种彻悟后的淡泊名利,反躬自省的心态。人生的历程,在学习和经历中成长,通过读圣贤书,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处世理念,以期做得更正更好。
  • 古老的传说在应验, 人类的渴盼终如愿, 创世主已在人间, 大法普度已洪传; 他以人的形象现, 如意真理至浅显。
  • 社员们都为她感到高兴,纷纷祝贺她脱掉了农皮,吃上了国家粮。贺春桃却高兴不起来,她手里拿着受尽屈辱换来的一纸通知书,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眼泪汪汪地直往下流。
  • 路好黑 我帮你点灯 迷了路 你帮我点灯 我帮你 你帮我 瞧 我们的四周 全亮了
  • 雨带诗情入眼眸 点点滴滴敲心头 潇潇洒洒随风去 入水化作碧浪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