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韵舞春风:王勃〈滕王阁诗〉

新唐人电视台
font print 人气: 361
【字号】    
   标签: tags:

今天要和大家共同欣赏的是,名列初唐四杰中王勃的:“滕王阁诗”。

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死于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得年27岁。王勃自幼便饱读经书,有“神童”之誉。在十岁那年,有一次他和父亲偶然经过一座关帝庙时,只见庙中关帝爷的塑像威风凛凛,正捧着一本《春秋》在读呢,父亲一见突生灵感,对着关帝爷吟道:“捧青须三绺,对青灯读青史垂青名手中握青龙偃月。” 当这二十一字的长联吟出来之后,只见王勃不慌不忙,气定神闲的对出了下联:“芳赤县千古,秉赤面掬赤心输赤胆胯下骑赤兔追风。”这下联气息昂扬,视野开阔,充满了初唐盛世的气象,怎么会像出自十岁小儿之手呢?

王勃十一、二岁时,在长安得到《黄帝八十一难经》直系传人曹夫子的教导,学习了医学、易理和阴阳之术,也逐渐走上了修炼的道路。在潜心修持多年后,或许是机缘已至吧,二十七岁时,他遭遇了一段奇事,后世还将这故事敷衍为小说、话本、杂剧,像是《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等传颂一时,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话说在这年的秋天,王勃从山西去海南岛,看望被贬为交趾县令的父亲,一路上经过了千山万水。有一天当他的船经过长江马当山时,忽然遇到狂风暴雨,眼看着船就快要沉了,满船的人都非常害怕,只有王勃依然端坐在船上,书声朗朗毫无惧色。他笑着说︰“生死有命,有什么好怕的呢?不要慌,我会救大家的!”说完就写了一首诗投到水中,不一会儿江上竟然就风平浪静了。

这首扭转乾坤的诗,究竟写了些什么呢?他说啊,“唐圣非狂楚,江渊异汨罗。平生仗忠节,今日任风波。” 意思就是说, 我是唐朝的读书人,不是投江的屈原,长江水也不同于汩罗江。我平生坚守气节,做的都是忠义之事,所以今天任凭你怎么兴风作浪,也动不了我的!满船的人听到后都感叹说道:“这个少年真是个有德行的人,才能感动江神,解了大家的危难啊!”

到了马当山,大家都上岸休息了,当王勃独自走过一座古庙时,忽然看见庙旁的石头上,坐着一个老头,那老头看起来童颜鹤发,貌若神仙,对着王勃说道︰“你不是王勃吗?” 王勃吃了一惊说︰“正是!请问您怎么会知道呢?”老头说︰“我早就听说你有救人的善念,而且作的诗义理可观。明天滕王阁有一个盛会,如果你能赴宴作文的话,会名垂千古并且得到路费的。”

王勃说︰“这里离滕王阁有六、七百里路,明天怎么赶得到呢?”老头说︰“我会用马当神风助你一帆风顺,明天一定准到。”王勃拜谢说︰“请问老丈,您是仙还是神呢?”老头笑说︰“我就是掌管这方水域的中源水君啊!” 接着老头便催王勃快快上船,只见一时祥云环绕,一路上顺风顺水,转眼间就走了数百里路。

王勃果然就在盛会当天的早上,赶到了滕王阁。并当场一挥而就,写下了被唐高宗称为千古绝唱的〈滕王阁序〉。当太守阎公在场听到王勃文章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不禁拍案叫绝,连声赞叹道︰“此子落笔有如神助,真乃罕世奇才也!”而当阎公看到王勃又运笔如飞,接着写下的〈滕王阁诗〉时,更是心中大喜,当场致赠千金,并送他回到了马当山下。

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文釆华美,意境幽远的〈滕王阁诗〉吧!

   滕王高阁临江渚,配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风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高阁临江渚,配玉鸣鸾罢歌舞。”这远眺西山、依傍赣水,雄伟的滕王阁啊,仍然高高的矗立在江边。当年身上挂着琳琅玉佩,驾着鸾铃马车的滕王,和许多皇亲国戚们,在这里笙歌曼舞的繁华早已远去了。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风雨。”只有早上南浦的云霞,寂寞的飞进这雕梁画栋中。而在黄昏的时刻,有时会有西山的细雨,静静的飘洒进珠玉串成的帘幕。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清澈的潭水,映照着安闲的云影,显得长日悠悠不尽。在万物天体不断的更替中,不知已过了多少的春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金枝玉叶的滕王啊,虽然建造了这么一座富丽的画楼,但却因获罪而被贬谪,如今又在什么地方呢?富贵荣华转眼即逝,什么才是真正的永恒呢?只有栏杆外的长江水,依旧无声的奔流着,看尽这世间的一切。

这首诗音调铿锵,辞藻华美,气韵万千,上下句之间,处处对应,像是“画栋”与“珠帘”,“朝飞”与“暮卷”,“南浦云”对西风雨”,“日悠悠”对“几度秋”等,工整严谨,颂读之中有着无限的美感。

相传王勃在写完这首诗后便离去了,却留下了一个字没有有填上,就是“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空”字,这个地方是空白的。太守阎公一看,急命小吏去追求这个字,王勃就在他的手掌上写了几笔,让他回复。不料回去一看,哎呀!他的掌中空空的什么都没有。阎公才要发怒呢,突然间却明白了,惊叹道:“真奇才也!”原来,这个地方缺的就是这个“空”字啊!

其实这个巧妙的“空”字,就是这首诗的重点。在雕梁画栋盛极而衰,朝云暮雨空自寂寞的变化中,王勃表白了自己的胸怀:“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问世间,何为永恒?哪里才是人生中,真正的归宿呢?只剩下了长江奔流,一直在感叹着人世间的兴衰吧!

诗中的情怀悲悯而高远,眼界辽阔,在无限的磅礴大气中,展现了中华文化之美。而诗情与哲理的交织,更是中华文化的特点。所表露出知识份子的内省哲思,澄明清澈,更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深度。

--新唐人电视台节目.【天韵舞春风】--
新唐人电视台http://www.ntdtv.com/xtr/b5/aMain.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起句“谁家玉笛暗飞声”就将人带入一个高远空灵的意境;“暗”字用得尤妙,把那种幽微、隐约表达得淋漓尽致…
  • 相传张果老游戏人间,变化多端,拥有长寿秘术、隐身术还有一指神功;...他为何总要倒骑驴呢?
  • 历史上这位倒骑毛驴,滑稽可爱的老神仙张果老,故事传说深入民间。而他的来历,不只是平民百姓有着浓厚的兴趣,连天子都非常的好奇呢!话说唐玄宗好不容易,将他召请入宫后,因为知道他变化多端,就找了一个能够看见鬼的人,来看看张果老是何许人。这个人到了皇上跟前,就说:“张果老在哪里?让我来看一看。”其实张果老早就站在他面前了,他却看不见。
  • 今天我们所要欣赏的〈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九年时,酒醉后抒情,怀念弟弟子由所作的。这首词备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苏东坡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其中很特别的是,连描写英雄好汉的小说《水浒传》里,都引用了这首词。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王勃每次写作前,都会先磨好几升墨汁,躺在床上构思;灵感一来,就忽地坐起来,纵笔疾书..
  • 隐居独修之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寂寞”,如果不能克服并去掉它,就无法隐居,也达不到修炼的效果。所以我们来看一看,王维是如何排遣这种“寂寞”之情。当“寂寞”难耐之时,就走出房间,“苍茫对落晖”。虽然是“人访荜门稀”,但作者却认为自己有松、鹤为邻(鹤巢松树遍)。
  • “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其中的“(仙)鹤”借指贺知章。言外之意是说,您将来在仙界中自在逍遥,什么时候能飞回来红尘探望我们啊?因为宴会有皇帝在场,贺知章又是四朝元老的前辈,所以李白这首诗用词用典都恰到好处。
  • 五月薰风送暖,现代母亲节康乃馨当令,回想古代中国的儿女们送什么花给母亲忘忧呢?亲子深情是岁月摧残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诗心。一起来看古代诗人孟郊和王冕献给母亲的诗。
  • 宋‧陆游《楚城》:“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古代名家的作品能跨越时空,让我们感受到中华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一千五百年间事”,物亦非,人亦非,“只有滩声似旧时”。
评论